观宋填词167|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嗜书安贫却喜欢作闺怨词

前言

许棐fěi这个名字真得不太熟悉,连似曾相识都谈不上。据说这是一个喜欢藏书种梅之人。

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他传世的诗词作品,竟然有二百多首。不过其传世的词并不多,只有二十余首。不知为什么,传世的词作大多是闺怨词。

观宋填词167|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嗜书安贫却喜欢作闺怨词

一、贫而嗜书

许棐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许棐约在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

嘉熙年间(公元1239年左右),许棐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听上去有点林逋梅妻鹤子之意,不知道他养不养鹤。

据清人钱泰吉《曝书杂记》记载,许棐“贫而嗜书”,家中藏书数千卷。只要见到有新书出售,他一定要买一本回来,谁家里有奇书,他一定抄一本回来。他与宋代刻书家陈起关系弥笃,有《谢陈宗之叠寄书籍》一诗,其中写道:"君有新刊须寄我,我逢佳处必思亲"。

有人跟许棐开玩笑说:

嗜书好货,均为一贪。贪书而饥,不若贪货而饱;贪书而劳,不若贪货而逸。人生不百年,何自苦如此?"

而许棐则说:

"今人予不知之,自古不义而富贵者,书中略可考也,竟何如哉?予少安于贫,壮乐于贫,老忘于贫,人不鄙夷予之贫,鬼不揶揄予之贫,书之赐也。"

人和人的境界之别,可见一端。

观宋填词167|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嗜书安贫却喜欢作闺怨词

二、《后庭花》

许棐传世词,多数是闺怨之作,可惜了大藏书家的形象。不过很多古人诗和词就是两种面目。诗如同士大夫正襟危坐,词就多了许多脂粉之气。

例如这首《后庭花》,描述了孤单的女性相思之情。: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俞国宝曾经有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厌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俞宝国词中的人物是一个男子,每天都喜欢跑到西湖边去看美女。

可见“暖风十里丽人天“的西湖是男男女女都喜欢的春游之地。 而许棐这首词中,说女主公一整个春天都没有去到西湖, 从翠羞红倦看出,女子的已经没有游春的心情。为什么呢,窗外下着春雨,窗内女子含泪执笔写下相思之情,可惜情深处,岂是短短的红笺能够写清楚的。

如今只有梁燕似乎知道女子的心事,相伴左右。而窗外的东风,只管将春花吹落,并不理会琵琶所表达出来的哀怨。

后庭花是教坊曲名,即著名的《玉树后庭花》, 《碧鸡漫志》云:“《玉树后庭花》,陈后主造,其诗皆以配声律,遂取一句为曲名。” 这是一个句句押韵的词牌。

观宋填词167|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嗜书安贫却喜欢作闺怨词

三、《喜迁莺》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

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

《喜迁莺》又名《鹤冲天》,有17种词体,而且变化还挺大。我们很熟悉鹤冲天,是给柳永惹祸的那一首,柳永因此赢得了奉旨填词的名声。

不过,许棐这首词,是依照晚唐薛昭蕴的词体填写而成。

鸠雨燕风,是春归时节。但是重帘之内,钏寒钗冷,女子半醉半醒之际,懒得梳洗打扮。向窗外望去,暮云遮挡,有咫尺天涯之感。春归人不归,可惜韶华空度,无可奈何。

观宋填词167|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嗜书安贫却喜欢作闺怨词

结束语

许棐去世以后,他的好友,也是书商、藏书家陈起作挽诗云:

桐阴吟社忆当年,别后攀梅结数椽。湖海有声推逸韵,弓旌不至叹遗贤。

儿收残稿能传业,自志平生不愧天。航便双鱼无复得,夹山西望泪潺湲。

结束时,依照惯填词一首为今天作业,《喜迁莺》:

池影碎,柳风斜,烟雨暗千家。楼前芳草向天涯,翘首乱云遮。

蟾月明,杯盏冷,蝶梦惊回初醒。垂帘独坐数灯花,霜鬓逐年华。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66|论功第一,无过丰年,陆睿填词谄媚贾似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玉树   自来   挽诗   老街   残稿   书家   西湖   喜欢   东风   暖风   琵琶   藏书   丽人   窗外   天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