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江北区位于宁波市区西北部,因大部分区域均在甬江北岸而得名。江北区辖7个街道和1个镇,其中的慈城镇是江北区唯一的镇,历史十分悠久,曾经是慈溪县城所在地。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慈城镇位于宁波中部、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江北区前江街道、洪塘街道相连,南与海曙区为邻、西与余姚市接壤,北和慈溪市毗邻,面积102.57平方千米。今天的慈城镇只是一个普通的,少有人关注的乡镇,然而历史上的慈城镇十分辉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曾有过巨大的影响。

慈城镇和慈溪市都有“慈”字,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还真有,慈城镇曾长期是慈溪县城。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慈城设治始于春秋越国勾践时,史称句章。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房琯(房玄龄的孙子)迁县治于浮碧山以南,句章县改为慈溪县,隶属于明州,慈溪作为地名使于此,慈城即是慈溪县城之意。公元738年-至1954年,慈溪县的行政区划发生了纷繁复杂的变迁,但这1200多年间,慈城一直都是慈溪的县城。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1954年10月,慈溪县城由慈城迁至浒山镇(今浒山街道),慈城镇划归余姚县。1960年10月,时属余姚县的慈城人民公社划归宁波市(县级市,非今天的宁波),并于1961年9月建立慈城区公所,又于1962年12月撤销慈城区公所。1984年10月,慈东乡并入慈城镇,新慈城镇划归江北区。1954年以来,慈城镇的隶属关系经历了慈溪-余姚-宁波-江北。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慈城作为县城的历史已一去不返,而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的慈城古县城则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慈城古县城位于慈城镇中部,是慈溪的老县城,占地4万多平方米,现存的县衙是按照清光绪年间《慈谿县志》上的详图重建的。古县城坐北朝南,西、北、东三面环山,西有大宝山,北有石柱岭、八美山,东有东竹山,古县城南侧则是东西流向的后河。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慈城古县城占地面积2.17平方千米,南北长约2.015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575千米,主要街巷有南北走向的民主路、解放路、民权路、保亭北路、太湖路,及东西走向的日新路、民生路、中山路、中华路。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解放路位于古县城中部,南起宁慈西路,北至慈城县衙,长约1.384千米,沿线坐落着镇政府,及古县城主要的学校、银行,还有大量的商店、饭店,是古县城最热闹的区域。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慈城古县城文化史迹灿若云锦,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已有30余处列入文保单位。在西区,有大耐堂、桂花厅、城隍庙、刘家祠堂、太平天国公馆、周信芳故居;在东区,有校士馆、福字门头、甲地世家、应宅等;中轴线上有状元宅、县衙、孔庙、清风园等。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在慈城古县城众多的景点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慈湖公园、孔庙。

慈湖位于慈城古县城最北部的阚山脚下,被称为“西子的缩影”,是慈城的点睛之笔。“好山四面绕青螺,十顷慈湖胜事多。”湖因三国阚泽居住和普济寺所在 ,又名“阚湖”,主要景点有师古亭、水上坟、浮碧山等。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孔庙坐落在竺巷东路55号,布局完整,规模宏大,反映了儒学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为浙东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文庙。

慈城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交通便利,距宁波市中心仅10多千米,地铁4号线在这里设有慈城站。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宁波江北区有个镇,曾是慈溪县城,有“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江北区   慈溪   宁波   县城   慈溪市   区公所   余姚   慈湖   县衙   孔庙   景点   江南   千米   街道   完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