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贵州2020年常住人口最多的10个县分别是:

威宁县:128.01万人。威宁县全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毕节西部,地处贵州与云南交界处,北与昭通相连,西、南与曲靖接壤。威宁县2020年常住人口128.01万人,是毕节,及贵州常住人口最多的县,在全省88个县级行政区中,仅次于七星关区(130.51万人)。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威宁常住人口为什么那么多?面积大是主要原因,据悉,威宁县土地面积达6298平方千米,是贵州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此外,威宁县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比较发达,是贵州洋芋重要的产区。由于海拔较高,威宁形成了有别于贵州其他区域的的高原风光,旅游业也有声有色。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大方县:85.76万人。大方位于毕节市区东面,西、西北与七星关区相连,东北、东南与金沙县、黔西市为邻,南与织金县、纳雍县接壤,土地面积3511.11平方千米,仅次于威宁县。

大方县城西北距毕节市区仅10余千米,是毕节市区的“东大门”,有326国道、杭瑞高速、成贵高铁直达毕节市区,毕节飞雄机场也在大方县。大方县城、金海湖新区是全县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由于紧邻毕节市区,大方县城与毕节市区的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织金县:81.57万人。织金县位于毕节南部,地处毕节、六盘水、安顺、贵阳四市之间,土地面积2868平方千米。321国道、307省道沿线是织金经济比较发达,常住人口较多的区域,织金县城,及著名的织金洞均该区域。

纳雍县:71.67万人。

赫章县:64.85万人。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习水县58.49万人。习水县位于遵义西北部,土地面积3127.7平方千米,地处贵州高原北缘、大娄山脉南段。

金沙县:54.4万人。金沙县位于毕节东部,土地面积2528平方千米,地处乌蒙山脉与大娄山脉的结合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桐梓县:52.95万人。

思南县:45.77万人。思南县为铜仁下辖县,土地面积2231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45.77万人,是铜仁常住人口最多的县。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黎平县:41.28万人。黎平县位于黔东南州南部,地处贵州与湖南、广西交界处,土地面积4439平方千米,是黔东南州面积最大的县,2020年常住人口41.28万人,是黔东南州人口最多的县。黎平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是贵州地势比较低的县。黎平还是贵州距离海洋比较近的县,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常在1000毫米以上。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分州市来看,贵州2020年常住人口最多的十个县,有6个在毕节,有2个在遵义(习水县、桐梓县),有1个在铜仁(思南县),有1个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其中前五均来自毕节。分地区来看,有9个在黔西北、黔北,有1个在黔东南,贵州北部的人口大县明显比南部多,又主要集中在毕节。那么,毕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口大县?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众所周知,贵州地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又以南部的珠江流域分布最广、最典型。喀斯特地貌区以石山为主,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而毕节地处乌蒙山区,地形也以山地丘陵为主。可毕节的山与贵州大部分的山不同。毕节的山以土山居多,海拔高、落差大,且连绵不绝,是真正的山脉。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与贵州其他区域相比,毕节耕地资源比较丰富,很多山从山脚到山顶,均已被开发为农田。不止毕节,整个乌蒙山区都是西南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如云南昭通的镇雄县、曲靖的宣威市、会泽县、富源县,及六盘水的盘州市,均是人口大县,常住人口基本都超过,或接近100万人。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而贵州南部石漠化现象比较严重,使原本就稀缺的耕地进一步缩减。此外,毕节还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比较悠久的区域,著名的“水西”,其主体就在毕节。


贵州人口十强县:威宁128万人,黎平41万人,有6个在毕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毕节   喀斯特地貌   贵州   织金   宁县   铜仁   思南县   金沙县   山脉   习水县   织金县   大方县   黎平县   千米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