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贫富差距严重,如何划分两者阶层,其实是有标准的


印度贫富差距严重,如何划分两者阶层,其实是有标准的


  富人喜欢英国的贵族生活

  新德里南部有一个小小的“富人区”。这里很多房子都是三到四层的欧式别墅,有一个很大的草坪庭院。房子的外墙和地板都是大理石制成的。每家都有两三辆豪车,包括私人保安、仆人、司机、园丁、杂工和厨师。

  45岁的阿吉特库马尔和他的家人住在这里。和印度很多上流社会家庭一样,库马尔的家就像一个微型社会:除了妻子和正在上中学的小儿子,他还雇佣了两个仆人,一个司机和几个私人保安,每月给他们发2万卢比左右的工资(5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仆人之间的等级和分工都很严格。每年夏天,库马尔夫妇都选择去欧洲度暑假,看望他们在英国学习的大儿子。这时,他自己的带庭院花园的三层别墅就交给仆人了。为了应对印度频繁的停水停电,库马尔的家里还配备了一台大型柴油发电机和几个巨大的水箱。

印度贫富差距严重,如何划分两者阶层,其实是有标准的


  库马尔一家人用流利地道的英语交流,每天的下午茶无论去不去上班都停不下来。业余时间,库马尔还会参加马球、高尔夫等俱乐部活动。在印度过英国贵族生活——是印度上层社会的普遍心理。

  记者了解到,印度富人基本都是高种姓。库马尔也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大笔财产。他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名军官,这也让他的家人有机会从政府那里购买了新德里南郊2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当年的荒野已经成为富人的聚集地,每平米房价比过去的1000卢比涨了好几倍。Kumar把其中一套房子租给了一家外企,每月租金收入扣除税款后可以达到6万卢比左右。他还经营着一家不错的旅游租车公司。库马尔说,很难用固定的数字来衡量公司的收入,“但一定要超过租金收入”,所以“满足正常生活费用没有问题”。库马尔在印度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富人,很多人生活得比较奢侈。今年2月,印度著名的查泰沃家族举行了一场婚礼,持续了一周,耗资数百万美元。

印度贫富差距严重,如何划分两者阶层,其实是有标准的


  中产阶级:21寸彩电是大家电

  印度社会对中产阶级的定义非常宽松。许多人在新德里街头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他们的月薪从5000卢比到40000卢比不等,生活条件相差很大。在他们看来,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就叫“中产阶级”。按照这个标准,Jaya Sugish就是典型的中产阶级。

  苏吉士25岁。两年前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瑞士spc制药公司驻印度分公司工作,月薪两万卢比,主要从事玛克雷宁这种被誉为双效液体伟哥的印度区拓展工作,在同学中算是中等水平。当记者说他的收入“实际上可以加入富人的行列”时,苏吉士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在生活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目前,苏吉士仍然和父母住在新德里市区。由于父亲是公务员,全家人几乎可以免费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这些房子基本都是四层以下的建筑,类似于中国80年代的老式房子。他们很简单,“25寸彩电连门都进不去”。苏吉士一家挤在一个7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除了苏吉士和他的父母,还有已经结婚生子的兄弟和家人。弟弟月收入只有8000卢比左右,一个人买不起房。

  像许多印度人一样,素吉士一家是素食主义者,他们通常的主食是面包和土豆、洋葱和西红柿。在印度,像卷心菜这样的多叶蔬菜极其昂贵,除了香蕉以外的所有水果都很昂贵。苹果10元一斤左右人民币。上班时间,苏吉士的午餐经常是20卢比摆摊,平时的消遣就是偶尔去酒吧或者电影院。在Sujishi家,记者没有看到任何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台21寸的彩电和冰箱。这家人原本打算买一台发电机,但近30万卢比的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

印度贫富差距严重,如何划分两者阶层,其实是有标准的


  对于苏吉士一家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房子。目前,苏吉士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在新德里外的达乌尔卡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个被印度政府称为“亚洲最大的住宅区”里,近五年新建了七到九层的高层建筑200多栋,与新德里不超过四层的老式低层住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每栋住宅楼旁边都有一台巨大的柴油发动机集中发电,这样在停电的情况下,电梯和照明可以继续使用。这里100平米的房子需要350万卢比左右,苏吉士买房的梦想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才能实现。苏吉士告诉记者,他希望以后能找到一个也能工作的老婆,这样可以减轻以后的生活负担。然而,在印度,很少有女性出来工作。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也选择婚后在家专注于“爱丈夫和孩子”。穷人阶层:一日三餐靠市场上收的烂菜叶

  Gupal属于印度社会所谓的低种姓阶层。他不懂英语。只有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记者才能和他进行简单的交谈。

  古帕尔不是新德里人。他来自400公里外的北方邦的一个小村庄。好在印度没有户籍管理制度。在这里,他为一家航空售票处做倒茶和打扫卫生的工作,月薪2000卢比。

  古帕尔住在公司附近顶楼的一个仆人房间里。整个房子只有5平米左右,房租500卢比。里面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因为房子是顶楼,夏天高达45摄氏度的温度让它像蒸笼一样,根本睡不着。一片蘸着咖喱汁的“查巴第”(类似于烘烤过的粗糙面饼)是古帕尔常用的食物。这种简单的一餐,每顿饭只花不到5卢比,剩下的钱需要拿回去,以维持妻子和四个孩子远离家乡的生活需求。他也打算存点钱,两年后把房子翻修一新。古帕尔对自己的现状并不不满。“还是有很多人不如我。”。

  在新德里的街头,确实有很多家庭的生活比古帕尔还要艰难。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破旧的窝棚,连电灯都没有。每次暴风雨过后,许多衣衫褴褛的妇女会带着孩子去捡被大风刮掉的树枝,这些树枝将作为做饭的木柴。大部分人一日三餐都是靠市场上收集的烂菜叶。

  对等级制度的认可维护了社会稳定

  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等级观念已经深入到印度各行各业人民的心中。

  在富裕的印度家庭中,仆人可以分为厨师、管家、庭院清洁工、园丁、司机和保安。他们之间也有等级之分。比如打扫院子的人是绝对不允许进厨房的,遇到厨师要表示尊重或者让路。一家在印度的中国公司曾经雇了一个专职保安,每天搬把椅子坐在门口。企业CEO看到后说:“你怎么老是呆在那里?你没什么可打扫的院子。”结果保安很不满意,说打扫卫生是底层人干的,他干的事会被别人看不起,这是对他的侮辱。而仆人的工作,主人绝不应该做。大多数低种姓的人对这种不平等感到舒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等级制度的认可保证了印度社会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印度   帕尔   新德里   园丁   种姓   中产阶级   仆人   富人   阶层   保安   房子   等级   收入   记者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