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在重庆“九开八闭”的17道城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4月2日,重庆母城记忆大讲堂走进校园讲师团成立,并在渝中区望龙门小学举办“脉动母城记忆 寻根传统文化”首场主题讲座。

重庆文史专家李正权的开场白抛出一个提问,一下把同学们探秘“望龙门”的兴趣打开。

原来,望龙门只是个地名,这里没有城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望龙门。

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望龙门,这个名字与江对面的南岸龙门浩有关。”

李正权介绍,龙门浩正对重庆古城的太安门,太安门本是闭门,上个世纪20年代为打通到南岸的交通,才被拆除。

由于太安门正对着龙门浩,人们便叫其为望龙门。“到望龙门小学给同学们讲这里的故事,非常高兴。”

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李正权娓娓道来,望龙门小学后面的山,曾经叫金碧山,原来的巴县知县王尔鉴赋过一首诗: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

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学校前面的西三街,这里曾经集中匹头、苏货、药材、山货等字号200多家,成为当时重庆城内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

母城的前世今生,不仅蕴藏着历史人文,还拥有重庆战火纷飞时代的红色革命精神!

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望龙门最辉煌的一页是修建了旧中国第一个客运缆车工程。”

李正权说,1944年7月,望龙门缆车工程动工,工程由茅以升和杨炀春主持设计和建造,缆车道为钢筋混凝土高架栈桥式,第二年4月工程竣工。

经过数次试车和改善后,于当年5月16日通车载客。每辆可容纳乘客50人,每小时对开10次,日客运量1万人。

望龙门码头成为交通要道,人气最旺,也带动了南岸上新街一带发展。望龙门缆车一直营运至20世纪90年代,因修建渝中区滨江路而拆除。

一个个地名,一件件故事,无不让同学们听得兴奋。

“哇!我们学校附近这么牛呀!”聆听完讲座,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声。刘同学说,她住在望龙门,还是头一次听说望龙门有这么多的故事,一定要好好去探究一下望龙门的历史文化。

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母城记忆是守住渝中人的根,这与守住祖国的根一脉相传。”

望龙门小学校长胡庆燕表示,这次邀请文史专家进校园讲解学校周边的母城文化,是学校开展“脉动母城记忆 寻根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其中一项。虽然同学们都生活在母城中,但不一定对这里的文化历史有所深入了解,通过这次讲座引导学生们去寻根历史、去发现和挖掘渝中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步,还将通过挖掘史料、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母城的历史人文,做一名合格公民!

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渝中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君岳说,“母城记忆大讲堂”走进校园开讲,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重庆历史,传承母城文化,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工作。

希望同学们在专家、老师的讲授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吸取更丰富的营养,为将来成为祖国的优秀建设者而不懈努力!

望龙门小学的同学们:重庆“九开八闭”17门中,有没有望龙门?

据了解,“母城记忆大讲堂”由母城记忆文化传播(重庆)有限公司主办。

母城记忆大讲堂走进校园重庆讲师团负责人龚长生表示,母城记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就要从探寻身边的母城文化开始。

母城记忆大讲堂走进校园讲师团成立后,将深入更多的学校传播母城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们去感受这座城市文化的内涵,培养小公民保护和传播母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作者:熊林、田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重庆   龙门   渝中区   渝中   讲师团   大讲堂   缆车   南岸   传统文化   讲座   记忆   小学   学校   校园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