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灭鼠节,把老鼠做成美味佳肴,网友:太香了!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镇远、施秉、黄平县部分龙姓的苗族村寨,继承了祖先灭鼠的悠久传统,至今还保留着农历腊月初一初二灭鼠的古老风习。“灭鼠节”,当地苗语叫作“郎爵嘞”,大意是吃老鼠肉过年。

苗家灭鼠节,把老鼠做成美味佳肴,网友:太香了!


每年冬月,镇远县涌溪、黄平县谷陇一带的部分龙姓苗族农民,就开始在田野里安机板挂诱饵打鼠,或在田边地角破鼠洞捕鼠。捕得大老鼠后,开膛去肠洗净,挂在灶火上烤,待过节时食用。一般说,每家至少要准备两只大老鼠,当然是多多益善。哪家实在没有捕得老鼠,腊月初一过节时,就必须用糯米面调水做成形状如鼠的糯米粑,油炸后代替过节吃的老鼠肉。

苗家灭鼠节,把老鼠做成美味佳肴,网友:太香了!


腊月初一过灭鼠节的风俗,据说是涌溪一带龙姓苗家的祖传。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名叫龙够乐的苗族人携妻带儿,逃荒到了黄平县苗陇地方,见苗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便在这里安家落户,一家人男耕女织

苗家灭鼠节,把老鼠做成美味佳肴,网友:太香了!


织,勤俭过活。五年之后,苗陇大旱,粮食大大减产,人们只得用蕨粑野菜充饥。到了冬月间,龙够乐一家碾得五升糯米,装在箩篼里等着过节吃。冬月三十晚上,群鼠兴妖作怪,把龙家箩篼里那五升糯米偷得精光,将米搬到田野上的鼠洞里,沿途撒成了一条米线。

苗家灭鼠节,把老鼠做成美味佳肴,网友:太香了!


第二天大早,龙够乐发现是老鼠偷米,便发动全家老少沿着米线追踪捕鼠。他们火震鼠洞,铲破鼠洞,打死小鼠无数,捕得大鼠百余只,扫回路上和鼠洞里的糯米,淘净蒸成糯米饭,并将百余只大鼠剥皮开膛,煮熟当菜吃。腊月初一,龙够乐一家吃了一顿丰盛的鼠肉晚餐。从此以后,龙够乐的后代就把腊月初一定为“灭鼠节”,并且祖祖辈辈相传

至今。

苗家灭鼠节,把老鼠做成美味佳肴,网友:太香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镇远   侗族   兴妖作怪   苗族   灶火   黄平县   镇远县   风习   施秉   老鼠   冬月   腊月   米线   糯米   佳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