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我住在东古城,却对一渠之隔的西古城情有独钟。

因为那是一片充满希冀的热土,是一块激情燃烧岁月点燃梦想的地方,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也许一个人对一个地方丈量的多了就有了一种情结,也许一个人对一个地方深入的太多就有了一种眷恋,就像我每一次回东古城一样,必定要去一趟西古城,去看昔日的模样和今日的风采。

2020年9月6日,我随石河子摄影家协会一行二十人再次前往西古城,参加‘一五0团摄影大赛开幕与漠北庄园沙漠摄影基地揭牌仪式’和采风活动。出了石城,便有了‘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之感,秋风秋色多了一份秋思,金黄的白杨挺拔屹立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棉海岸边向我们行着注目礼,黄绿相间的胡杨伸出它坚毅臂膀频频地向我们招手致意。过了莫管处,更是一幅如痴如醉的大地丰收画卷。我陶醉的心久久不能释放,被一种难以倾诉的心情纠结着,脑海里沉浸着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往事,像过电影一样,一幅幅精彩动人的画面历历在目:那一年五百多名开荒者席地而坐振臂高呼‘一定要建好共青团农场’的口号声依然回荡在耳旁;植树标兵张成虎扛着铁锨站在田间地头凝视着沙海变绿洲的喜悦仿佛就在眼前;拾花能手江桂芳似乎又来到棉海用她粗糙的手摘取了丰收的第一朵棉花……在田间、在车间、在沙海、在连队、在班组……在农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都创造着奇迹,沙海活了,沙海绿了,在中国地图上有了一个新的圆点……一五零团场。

上小学的时候,喜欢贪玩,经常去西古城大渠。那个时候西古城叫共青团农场,是开发莫六场、莫七场后并而成的。当时,这是一条土渠,十几米宽,一米多深,流水平缓,绿树倒影,适宜我们游泳洗澡,是夏日里我常去的地方。平时我们三四个人结伴而去。有一回班主任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来大渠玩。老师让我们男生在桥的南面,女生在桥的北面,相距二三百米,我们男生玩的很开心,而女生谁都不愿意脱衣下水,老师就带着女生游览了离渠只有百十米远的东古城遗址。150团在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西古城,东西两个古城就是当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两个驿站,但随着团场土地面积的不断积累,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遗址已经销声匿迹,它的模样已经被淡漠。渠上有一座简易的桥,连接着两个团场。上中学后,我顺着这座桥骑上自行车常去西古城,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路有多远,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去,就是想去,很倔的。星期天,早上八点多,我骑上自行车,一路上微风习习惬意地使出最大的劲,把自行车蹬的如飞起来一般,过了桥,我顺着十连后面一条小道,按图索骥,一会儿在林带里穿行,一会儿在碱包地上推行,七转八拐,太阳升到树梢时,赶到了150团部,找到了向往已久的青少年文化宫,里面正在演节目,好像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过道里站满了观众,我没有挤进去,便围着团部逛了逛,一分钱的东西也没有买,再说,身上也没有钱。从那以后,我究竟去了多少次趟西古城呢?我的确说不清,但往事不会像烟云一样逝去将永恒地烙在我的心中。

有些事情也许早已经淡漠了,但这件事却一直暗藏在心底。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古城教育名声大噪。一次,东古城三营组织全体教师参观西古城11连小学。遗憾的是,参观结束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车子轮胎瘪了,怎么办?望着远去的同行,看看日头,心里一阵发毛。这时,过来一个肩扛铁锨的女孩,我上前问她,哪里有补带的,她明亮眼睛打量着我,许久才说,跟我来。她把我领到她们家,让她父亲把我的车带补好,还留我吃了她家一碗手擀面,后来,我买了点礼品去看她们,她说,不用言谢。那一年,我鬼迷心窍地多次去过她家,再后来,她告诉我她要结婚了,我沉默了。即便如此,再去西古城路过11连时,我总要停下车远远地望望她们家。说来也巧,事情过去十几年后我们有了一次意外的邂逅。那天我在家看电视,听到院子外有一个女子吆喝卖西瓜,那声音让我心如惊雷,让我感到一个熟悉的音符在跳动。随声而去,在家门口外停着一辆小四轮拖拉机,车斗里装满了大西瓜,围了好多买西瓜的邻居。西古城的西瓜很有名气,早在七十年代,西古城种的黑皮大西瓜,足有三十多公斤,瓤沙肉甜,曾在我们团部礼堂广场上展览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们团基本不种西瓜了,十一连的西瓜便在东古城成了畅销产品。我站在屋山头上,望着穿一身迷彩服忙碌的卖瓜女,很难辨认出就是当年那个女孩。我选了一袋瓜,过完称付钱时,她惊讶地说了声:是你。我定睛凝视着她,她取下包的严实的纱巾,黑黝黝的脸颊失去了当年的娇媚,唯独没有改变的就是她那双眼睛。闲聊中我知道她们连队已经成为小康连队建设的示范连队,儿子也上学了。我诚恳地邀请她到家里喝口水,她看看车斗里的瓜,说,不用了,我还的赶着卖瓜。望着远去的小四轮,她坐在车斗里向我挥手,触景生情,有一个奇怪的期盼,能再一次见到她,也许,这就是奢望,即使退休后也没有溟灭,永恒地留在了岁月里。

对西古城我从中学就被一种神秘感困扰着。曾经多次骑单车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走了好些连队,想亲眼目睹七十年代联合国派团到西古城考察所谓的‘军事基地’,原来是沙漠中长出来的一片绿洲半岛。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平面,只是眼前的一片梭梭林,而没有看到气势宏伟半岛绿洲,即便是这样,我也感叹地告诉学生:奇迹!兵团人的奇迹!这个被荒沙包围的团场在六十多年的奋进中每一天都践行着绿色革命的理念,时刻不忘播种绿色,收获绿色,让奇迹更上一层楼,成为国家级‘三北防护林先进单位’和‘治沙林网化达标团场’。荣誉凝聚着军垦人的初心,凝聚着军垦三代人艰难历程与汗水,每向沙漠前进一步都倾注了多少人的心血,那是一段写在共和国旗帜一角催人泪下的历史,那是一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中回肠荡气的一个铿锵音符。进入九十年代后一个响亮的名字出现在我们耳旁:驼铃梦坡。第一次到驼铃梦坡时,只有一块用砖块垒砌长方形墙壁,上面刻着‘驼铃梦坡’四个红光大字,满目荒凉,坡上几颗梭梭,坡下一片荒草,几个孩子爬到坡顶玩沙子,高兴的不亦乐乎。第二次去驼铃梦坡,在一条沟里多了一座毡房,我们在那里留了影,然后去了沙漠研究所后面一片人工繁育的梭梭林,记得那片梭梭林面积很大,站在高处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身临其境才感到什么是平凡与伟大,什么是奇迹与现实,那个第一个吃螃蟹人会是谁呢?在疑问中看到一片片荒沙被绿色所征服,心中的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再后来,去的次数更频繁了,主要得益于初升高考试,每年两个团场互派教师监考,西古城学校领导非常好客,每次监考完都会安排我团教师去‘驼铃梦坡’观光,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退休后,尽管景区的门票涨到四十九元,也是每年去一趟,不去,这一年似乎少了点什么。为什么要去呢?也许就是一种情结。

一轮冉冉升起的红太阳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太阳特别的红,特别的温暖,映红了如江南水乡的西古城团部,一天的采风开始了。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150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共青团农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垦区北端,东西北三面环沙,素有“沙海半岛”之称。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1957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批准农八师《开发莫索湾计划任务书》,农八师决定在莫索湾建立7个农场,并于当年11月至次年4月先后派干部赴莫索湾建场。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1960年10月20日,农八师发布人组字第6号命令:莫索湾六场与共青团农场合井, 保留共青团农场的名称,原莫六场编为共青团农场的一个分场。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卫星在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惊奇地发现了一片神奇的绿洲,联合国为此专门组织了17名治沙专家来寻访,原来这里竟是由人工逼退沙漠而形成的一片人造绿洲!而创造这片奇迹的,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150团三代军垦人付出了近50年的心血和汗水,硬是在沙漠戈壁滩上建起了这个长70公里、宽17公里的“沙海绿洲”,尤如一把巨大的绿色利剑插入浩瀚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1958年,一支由500名团员青年组成的垦荒队伍,来到了这片杳无人烟的荒漠,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吹响了150团屯垦戍边的号角。建团之初,这里极目荒凉,植被单一,仅有几棵梭梭、红柳孤独地挺立在沙丘上。团场东西北三面环沙,大风一起,流沙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农田尽毁。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金秋再去西古城(石河子150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石河子   荒沙   古城   共青团   铁锨   团场   团部   驼铃   连队   金秋   绿洲   农场   西瓜   沙漠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