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和爱,哪一个会是你最终的选择?”


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在她的现象级小说《摆渡人》里,向千万读者提出这个问题。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克莱儿没有做出回答,但给我们讲了一个穿越生死轮回的故事。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故事里,普通女孩迪伦因遭遇意外,灵魂飘出身体遇见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


在充满坎坷的人生里,在无法左右的命运中,迪伦和崔斯坦共同成长,学会了爱与勇敢。


最终,他们成了彼此的摆渡人,重回人间。


在他们的故事中,克莱儿用4句话道出了生活的真相。


这堪称人间清醒的4句话,读懂了,便会受用一生。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人活着就会失去


人生,是一个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


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就要面临各种“失去”。


也许是一件心爱的玩具、也许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许是爸妈的陪伴、也许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就像《摆渡人》里的迪伦,小小年纪的她,就不得不面对生活里的各种“失去”。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5岁这年,父母离异,性格强势的母亲带着她独自生活。


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母亲的歇斯底里和求全责备。


不仅如此,要强的母亲从不让父亲踏入家门,更不接受他一分钱的救济。


母女俩的日子捉襟见肘,迪伦觉得她失去了很多快乐。


幸运的是,她认识了凯蒂,友谊宽慰了她年幼的心。


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凯蒂转学走了,迪伦再次为失去朋友而难过。


克莱儿在书中写道:“人活着,就会失去。”


失去是人生的常态,就像月有圆缺,花有开谢一样,人生也是有得有失。


记得前一段时间,一个60岁的老人在网上走红。


他的故事,被网友们称为现实版的《活着》。


他自小父母双亡,妻儿早逝,兄弟三人也只剩下他和智障的弟弟。


偶然的机会,他出现在了一则交通纪实节目中。


当交警看着他和一条狗坐在堆满木材的三轮车上时,询问他:“万一出了事,家人不担心吗?”


老人凄惨的一生,才浮出水面。


说起这些往事,老人面带微笑,语气平静。


交警很困惑,问他经历这么多,为何还能面露笑容?


老人回答说:“向前看。”


面对“失去”,我们往往痛心疾首。


但是,作为“拥有”的对立面,“失去”无时无刻不在平衡着我们的人生。


我们从“失去”中成长,更懂得珍惜所有和热爱生活。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这片荒原,是你心像的投射


在克莱儿的笔下,迪伦虽然失去了很多,却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比如,她很想见爸爸一面,并为此付出努力。


在迪伦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同意她去阿伯丁找爸爸。


她满怀期待地踏上开往阿伯丁的火车,没想到火车行至隧道时,发生了交通事故。


迪伦费劲地爬出隧道,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救护车、警察、施救队,只看到一个黄头发的少年,在不远处冲她微笑。


少年叫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人。


他告诉迪伦一个惨痛的事实:她不是唯一逃出来的,而是唯一没有逃出来的。


崔斯坦还说,他将护送她穿过这片荒原,到达灵魂之家。


面对死亡,迪伦显得异常平静,她没有抱怨命运或者表达愤怒,而是对眼前所见,充满了好奇。


她问崔斯坦:“荒原上怎么全是上坡路,远处的山,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荒凉?”


崔斯坦说:


都是因为你。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


你爬出隧道时,心里想着身处一个偏远、多山、荒凉的地方,所以荒原就成了这个样子。


你不爱锻炼,只要一走路,就觉得是上坡路,感觉很累。


所以,这里也全是上坡路。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内心的投射。


你心绪惨淡,你的世界就黯淡无光,你心向阳光,生活就会春意盎然。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只要你有活泼的心灵,处处都是生活的情趣。”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叶嘉莹先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教书育人70余年,更是在94岁高龄的时候,把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


叶嘉莹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温文尔雅、乐观坚韧。


她能在诗词中,感受生活的美,也能在生活中,感受诗意的美。


但了解叶嘉莹的人都知道,她一生坎坷,经历过很多磨难。


她生逢战乱,家道中落,母亲早亡,父亲失散。后来远嫁台湾,又陷入牢狱之灾。


几年后,总算过上安稳的生活,丈夫又时常家暴。


及至晚年,她又亲历了女儿女婿丧生车祸的悲剧。


她的生活本是一片荒芜,却因为她心向美好,心存善念,生活有了起色。


她像一颗种子,命运把她落在哪里,她就在哪开花。


生活里,有太多无可奈何。既然左右不了命运,就试着调整心态,改变心境。


当你的心境变了,一切都会不同。


这点,在迪伦身上,同样适用。


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迪伦选择接受,并开始享受和崔斯坦相处的时光。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

都各有各的美德与过错


作为摆渡人,崔斯坦是个有故事的人。


在迪伦的请求下,崔斯坦开始讲一个令他最为难忘的故事。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二战时期,曾有一个叫乔纳斯的纳粹士兵……


刚讲到这里,迪伦就粗鲁地打断了崔斯坦,因为她一听到“纳粹士兵”这几个字,就气得牙痒痒。


但崔斯坦说:“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各有各的美德和过错。”


言下之意,是请迪伦放下偏见,把故事听完。


这个叫乔纳斯的人,是波兰集中营里的普通士兵。他讨厌战争,更讨厌集中营,但他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


一天,长官命他枪杀一个老人,只因为老人摔倒时不小心蹭了一下这位长官。


从不敢违抗军令的乔纳斯,拒绝了这次任务。


结果是,他和老人一起被处死。


崔斯坦说,乔纳斯是他遇到的最可敬、最高贵的灵魂。


迪伦听后,为她之前的偏见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句著名的台词: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搬动。


我们很难放下扎根于内心的偏见,因此我们常常被偏见一叶障目。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曾看过一个名为《不中看的美食》的纪录片,其中有这样的一幕,印象深刻。


部分美国人对中餐敬而远之,原因竟是他们以为中餐都使用味精,吃了后会食物中毒。


即使唐人街的中餐厅一再声明,绝不使用味精,但这些店还是令不少美国人望而却步。


后来,一位韩裔大厨做了个有趣的实验。


他请来不少美国人座谈,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发了一些含有味精的小零食给他们。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安然无恙。


片子里,专家解释说,味精并非中国特有,反而是美国使用最多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很显然,让美国人谈虎色变的不是中餐厅的味精,而是他们心中的偏见。


英国作家威•赫兹里特说:“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正是因为认知不足,才会被偏见左右我们的判断。


放下偏见,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遇见更好的人。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

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莎士比亚曾说:“爱,可以创造奇迹。”


这句话放在迪伦和崔斯坦身上,再适合不过。


他们一路走过沼泽,与食腐的魔鬼搏斗,渡过怪物出没的湖泊,在朝夕相伴中,深深爱上了对方。


遗憾的是,崔斯坦护送迪伦到达灵魂之家后,不得不和她告别。


他必须回到荒原继续当摆渡人,这是他逃不掉的命运。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但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迪伦为了崔斯坦,甘愿冒着彻底消失的风险,重新回到充满魔鬼的荒原。


她听人说,如果成功了,她和崔斯坦有重回人间的希望。


走回荒原的每一步,都危险重重。但崔斯坦在迪伦心中留下的爱与善意,成了她克服恐惧的信念与力量。


最终,迪伦成功了。她的灵魂回到了身体,而崔斯坦也从荒原来到了人间,结束了令他苦闷的摆渡人生涯。


他们因为爱,成了彼此的摆渡人,一起得到救赎。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关于这个问题,克莱儿说: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有时候,我们以为命运给予的苦难,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可回头一看,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用力地爱着我们。


他们的爱和善意,像海上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航线,给了我们走出苦难的力量。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在一期《朗读者》的舞台上,乔榛讲述了他和妻子唐国妹的故事。


作为声音的艺术家,乔榛为一千多部译制片配过音,被尊称为“电影译制的守望者”。


谈起人生成就,乔榛并未多言,反而郑重地说:“我能撑下来,因为我身后的人,我的妻子唐国妹。”


在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人生里,乔榛7次与死神狭路相逢,4次罹患癌症,曾经在2个月里,相继复发心梗、脑梗。


这些经历对他来说,无疑是命运给予的沉重打击。


但因为妻子的不离不弃和悉心照顾,他才一次又一次脱离危险,渡过难关。


乔榛说:“没有她,我早走了好几次了。”


唐国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因为爱变得勇敢,成了丈夫乔榛的守护神。


就像法国诗人彭尔沙所言:“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任何事、任何人。”


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却愿为我们奉上一颗真心,用爱为我们点亮黑夜。


这些爱,值得敬畏;这些人,弥足珍贵


《摆渡人》:很清醒的4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英国《卫报》这样评价《摆渡人》:“一本教会你如何去爱的伟大作品”。


迪伦“死而复生”的奇幻之旅,不过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表达。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人活着,总会“失去”,但“失去”教会了我们乐观和坚强;在充满变数的生活里,你的心境决定了你的处境。


人的生活并非千篇一律,每个灵魂都与众不同,放下心中成见,才能看清世界的面目;而无论命运如何安排,请相信爱,勇敢爱。


不少人看完《摆渡人》后,都感觉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


也愿你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爱与力量,找到通往幸福生活的方向。


作者 |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图片 | 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斯坦   纳粹   上坡路   英国   荒原   美国人   味精   偏见   善意   清醒   灵魂   老人   母亲   命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