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新加坡之启蒙印象

80后的我,在小时候对国家、历史、民族和地域的概念其实是相对模糊的,似懂又非懂,所以在上初中以前,新加坡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是因为小时候电视上会播放一些电视剧,里面的人讲着奇怪“口音”的普通话,但又演绎着熟悉的古装故事。

特别是在小学暑假时,我和姐姐一起看着这个不同版本的“神雕侠侣”时,姐姐会吐槽说,这是新加坡拍的,没有香港拍的好看。当时我的内心也是默默赞同的,毕竟他们的“口音”很难让人投入到情节之中。

从那之后,只要是新加坡版的各种电视剧,我几乎都是拒绝的。当然,我对范文芳的颜值和气质还是有好感的。

似乎小时候新加坡给我的全部印象,也仅仅来自于“新剧”了,新加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里生活的人和我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完全是陌生的。

当时的我,内心潜移默化的认为,那里生活着和我们类似的人。

这就是儿时,我对新加坡的“启蒙印象”了。

新加坡之华人之光

上初中之后,随着知识逐渐“渊博”,慢慢的,我也知道新加坡是个独立的国家了,并且知道他们地方很小,城市即国家,国家即城市。也了解到,那里是除了中国以外,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他们连总统的根都在中国,但当时对于这个国家新增的认识也就仅此而已。

回想起来,上世纪国内媒体对新加坡的报道,总体上是正面的、积极的,媒体告诉我们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个很小很先进的国家,那里经济高度发达,人们都很有素质,城市环境像花园一样。

电视上的专家在探讨中国的住房问题时,会拿新加坡作为成功案例来分析;

电视上的专家在探讨中国的堵车问题时,会拿新加坡作为成功案例来分析;

电视上的专家在探讨中国的环保问题时,会拿新加坡作为成功案例来分析。最后,移民专家也来了......

新加坡真是个好地方啊,就像人间天堂一样。

尽管如此,至于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华人要在东南亚建立一个这样的独立国家,长久以来都是我没能弄清楚,但又不是太关心的问题。

如果不是要去旅游,谁会去研究这样文化输出不太强的弹丸小国呢?

不巧,就在2019年我就去了一趟,呆了7天,自助游。

临出发之前,我这才开始从网络上了解新加坡的历史、人文和建国史,当然也就只是泛泛了解了一番。

网络上有千家之言,各路舆论对该国的生态环境、高度文明、经济发达都是一致肯定的。

但多数舆论似乎并不认为新加坡人,会对中国人有多少亲近。在当地遇到冷漠对待和被排斥的例子不在少数,当然这些舆论主要来自去过新加坡或在当地生活、留学、工作过的人。

我当然不会都放在心上,毕竟网络上的键盘侠是威力无边的。是好是坏,我都要到当地去亲自体验一番才能下定论嘛。

尽管看了网上的言论,我还是带着亲近的感觉登上了飞机,我相信孙燕姿和林俊杰给我的亲近感。毕竟咱们同种,中文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血浓于水啊。

何况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战争之类的“大矛盾”啊。

带着这种心情,我来到了新加坡。

下面开始,是当地游玩的流水账,图文模式: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起飞咯,呜呜呜~~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金沙酒店的外貌,我就住在这里面。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这是我早上在金沙酒店房间阳台上拍摄的,阳台面向大海,好像就是马六甲海峡,在阳台上时不时还可以看见F16战机掠过。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这是金沙酒店下面,靠海那边的那个花园。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新加坡的特色美食,说实话,吃了感觉就那样吧。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就是传说中的肉骨茶,感觉和中国的排骨汤类似。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圣淘沙岛上的鱼尾狮。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传说中的南洋理工大学,孙燕姿就毕业于这个美丽的大学。南大历史悠久,校园环境堪比植物园,雨树随处可见。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就是圣安德烈教堂,是一座哥特式教堂。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还是圣安德烈教堂。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圣淘沙岛上的“滑滑车”,算是岛上的热门节目之一。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新加坡的妹子,不得不说,美女还是挺多的,身材和皮肤好的年轻女子不在少数。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圣淘沙岛上的捷运,很方便,坐这个可以游玩岛上的所有大型娱乐设施。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圣淘沙岛入口附近的海底捞。听说他们老板移民新加坡了。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环球影城里的跳舞节目。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不得不说,新加坡真的很干净,每辆车都很干净。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传说中的网红早餐。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新加坡的公交车,内外都很干净。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新加坡也不是完全没有垃圾,只是很少而已,这不就被我发现了。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上图是南洋理工大学马路边的井盖,上面有编号,是古董哦,年代久远。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记流水账不是我的特长,大家就通过照片,随便看看吧,都是我实拍的......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好了,流水账就用这台路虎卫士来结束吧。

最后,我总结一下在新加坡呆了7天之后的个人真实感受吧......

1.干净、文明、发达,城市环境犹如花园一般,都是真的。

2.在景区和酒店,大家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3.在这里普通话很难用,就算遇到会说的,也不见得愿意和你用普通话交流。这里英语很好用,请不要被新加坡电视剧里的普通话骗了,也不要因为孙燕姿和林俊杰普通话说得好、唱国语歌而误解了什么,再次强调,这里的华人讲英语,他们也热爱讲英语,如果不是学校有教,没多少华人真正喜欢中文(即使他们家里的长辈老人母语是福建话、广东话)。

4.当你深入到华人区,特别是平民老百姓住的地方,你就会发现,中国人可能是会被当地华人投来歧视的眼光,至少不会对你热情友好。

5.华人老城区的街道并不算干净,也有不少垃圾。

6.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长着“中国面孔”的当地华人,会主动表现出和中国人有半点亲近或扯上关系,他们只是长得像中国人的西方人,即使他们的爷爷可能来自中国。

其实比起欧洲、澳洲、日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在到过新加坡之前,是很难把新加坡当一个“完全外国”的国家的。

或许是曾经同文同种,或许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或许是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在来到这里之前,总有那么一丝情意,或者说亲近感在影响着我们。

我知道这是孙燕姿、林俊杰给了我一点错觉,阿杜和BY2给了我一些误导。

当我漫步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看见这里招牌上零星出现的蹩脚中文,听见牛车水附近90岁老人小声的一句福建话时,产生了幻想,我幻想着当老人还是小孩时,他在这里的生活场景......

那个时候的他们,应该还和父母讲着家乡的方言,就像下面这部100年前的纪录片里拍下的场景一样。当时新加坡还未立国,还是中国人的他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艰苦、勤劳且心系中华。

20世纪早期,立国之前镜头下的新加坡,和在这里生活的华人: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世纪初期,新加坡的华人还有些留着清朝辫子,从镜头中他们吃饭的状态可以看得出,他们当时在新加坡的生活质量不高。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20世纪早期,在新加坡运煤的华工

20世纪早期,在新加坡运煤的华工。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加文纳桥

20世纪初期的新加坡加文纳桥。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1913年,在新加坡一场的葬礼队伍,是用黄包车组成的车队

1913年,在新加坡一场的葬礼队伍,是用黄包车组成的车队。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华人男孩潜水寻找硬币

华人男孩潜水寻找硬币。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盘起清朝辫子,正在包装菠萝的华人。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正在切割和包装菠萝的两个工人

正在切割和包装菠萝的两个工人。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南桥路上正在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

南桥路上正在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路边的小吃摊

路边的小吃摊。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干完活的华人们和小男孩蹲在地上吃饭。

干完活的华人们和小男孩蹲在地上吃饭。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维多利亚剧院

当时的维多利亚剧院。

2019年,在新加坡呆了7天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小男孩在装菠萝罐头

似乎留着清朝发型的小男孩正在装菠萝罐头。

上世纪的中国大陆并不像现在这样富强,当年老师介绍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传奇。当他讲到新加坡是华人的骄傲时,会特意强调,同学们:“新加坡和中国不是一个国家,他们只是祖先来自中国。”

直到我来到了这里,才真正体会到老师这句话的意义。


欢迎关注@美国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新加坡   车夫   南洋   金沙   黄包车   岛上   菠萝   中国   普通话   天后   干净   中国人   地方   华人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