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古有荆南雄镇之誉,今有湖北 西大门之称唐崖土司城

湖北省咸丰县

湖北省咸丰县,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距州府所在地恩施市98公里,境内气候与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百年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历史悠久,为咸丰遗留下了大量自然与人文遗迹,唐崖土司城遗址就是其中一处。说起恩施,让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应该是跌宕起伏的土司王朝,几百年的时间里,土家族在这里自力更生,创造了盛极一时的土家文化。其中坐落于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唐崖司村唐崖河畔、玄武山下的唐崖土司城遗址,就是鄂、渝、湘、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是最能代表土司遗存,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新华社评论员;古有荆南雄镇之誉,今有湖北 西大门之称唐崖土司城





真正的古迹遗址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共历时元、明、清三代381年。这座穿越了600年历史风云的古城,作为14至18世纪唐崖覃氏土司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铭刻下了一个王朝的传奇史诗。整座土司城遗址占地74万平方米,其面积甚至超过了明朝时期的紫禁城。古城内由一条南北向主干道、三纵三横的次干道以及数十条巷道分割为数个院落,这些院落成为城内的基本结构单元,故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之称。古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第18代土司覃鼎因参与平定“奢安叛乱”立下战功,被朝廷升任都司佥事兼宣抚使,封武略将军,位列恩施18土司之首。当时的四川巡抚朱燮元奏请朝廷,为覃鼎敕建了一座高6.8米的全石仿木牌坊,牌坊正面横额“荆南雄镇”,背面“楚蜀屏翰”均由明熹宗朱由校手书。城内现存衙署区遗址、大寺堂遗址、采石场遗址、土司墓葬等多处重要遗迹,出土了瓷器、土司官印、砖石质建筑构件等大量文物,这些丰富的历史遗存,成为土司制度兴衰史和土家族断代史的实物见证。

新华社评论员;古有荆南雄镇之誉,今有湖北 西大门之称唐崖土司城



城内精美的石刻

在牌坊两面还刻有“土王夜巡”、“麒麟奔天”等精美石刻,每处细节都寓意深远。作为唐崖土司城址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礼制性建筑,如今这座牌坊已成为唐崖土司城的标志性建筑。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唐崖土司城能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牌坊也功不可没。湖北地区自古就有供奉张飞的习俗,矗立在唐崖土司城南的张王庙,始建于明万历辛亥年(1611年),又称张桓侯庙,主祀三国名将张飞。庙内现仅存建筑基础和两对提腿欲行的石人石马,这几尊石雕,造型奇伟,惟妙惟肖,展示了土家族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这对石人石马是土王覃鼎的妻子田氏为纪念其夫卓著的战功而雕塑的。田氏系明末龙潭土司安抚使之女,她天生丽质,深明大义,与覃鼎和亲后,唐崖、龙潭两土司的土民从此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而田氏也被朝廷诰封为武略将军零夫人,他们夫妻二人的传奇故事,数百年来已被演绎成各种文艺作品。

新华社评论员;古有荆南雄镇之誉,今有湖北 西大门之称唐崖土司城





中国的土司遗址

2015年7月4日,唐崖土司城遗址作为“中国土司遗址”申遗项目的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北省第三处、恩施州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的第二天,人们在土司城前的唐崖河里,发现了一根直径1.5米、长17米、重约20吨的大型乌木。就好像是上次赐予的礼物一样,这根3000多年历史的大型乌木,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景区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Y016,开放时间:08:30——16:30,门票:108元。交通:唐崖土司城遗址交通并不算方便,游客可以从恩施市区乘坐班车前往咸丰县,在汽车站内转乘到唐崖司镇的车即到。

新华社评论员;古有荆南雄镇之誉,今有湖北 西大门之称唐崖土司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土司   咸丰县   南雄   土家族   牌坊   龙潭   武略   明朝   乌木   王朝   湖北省   新华社   遗存   湖北   评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