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由于每年都要到爱女家小住,来北京有三个地方每隔两三年就必须去一次:北京故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各种缘由自然是国家的最高级别。另外,每隔两三年就要更换一次,所以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国博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100余万件,展厅48个。

昨儿,提前预约再次走进这最庄严、最高雅、最艺术的殿堂,眼前一亮,果真与前几次完全不一样,又以新的面貌示人,在里面转了三个多小时没有转遍。

今天往后,会陆续将拍照的照片上传,与网友分享。 今天先上传青铜器部分,也只有全部展品的五分之一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楚搞”青铜缶:战国,楚,1954年山东泰安出土。属于祭祀泰山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兽耳青铜壶。春秋.晋。传山西侯马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鲍子”青铜镈。春秋,齐。传1870年山西荣河出土。是一种古代青铜打击乐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冰鉴。战国、曾。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是用来冰镇酒的器物,在夏季可以喝到冰爽的酒。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曾仲斿父”青铜方壶。春秋、曾。1966年北京山苏家垅出土。铜方壶是一种高等级的酒器,且一般成对出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缶。战国、曾。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该器重300多公斤,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蔡候申”青铜方壶。春秋、蔡。1955年蔡侯墓出土。此器为蔡候申所作,蔡候申即蔡昭侯,春秋时期蔡国国君。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虎钮青铜罍(lei)。春秋、郑。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牺尊。春秋、虢。1956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这件尊整体呈兽形,古称“犀尊”,是一种酒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方壶。春秋、晋。壶是当时最主要的盛酒器,可分为方壶和圆壶。方壶多用于重要的礼仪场合,等级也高。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陈候”青铜壶。春秋、陈。1963年山东肥城出土。此器是陈候为其女儿所作的陪嫁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兽钮青铜镈(bo)春秋.郑。传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提梁卣。春秋,湖南湘潭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缶。战国.蜀(公元前403~221年),1955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吴王夫差”青铜鉴。春秋.吴。器内铭文12字,记载为吴王夫差自作用鉴。鉴是春秋时期盛行的水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虎纹青铜铙(nao)。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1959年湖南南宁乡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面具。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是三星堆文化最具标识特征的器物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双耳巨大,瞳孔凸出,显然是古蜀人在人面具基础上所做的艺术升华,是蜀人精神世界的写照。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人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首数量较多,面貌特征均一致。方脸、窄颐、菱形眼、蒜头鼻、薄嘴唇、双耳巨大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面具。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罍(lei)。西周早期,1980年四川彭县竹庄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青铜尊。商(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王子午”青铜鼎。春秋.楚。1978年河南浙州下寺2号幕出土。是春秋晚期楚国王族铸造的礼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颂”青铜壶。西周晚期。册命制,是西周王朝的官员任免制度。册命,一般周王任命百官,都要举行册命仪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禹”青铜鼎。周厉王时期。传1942年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子龙”青铜鼎。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征集回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后母戊”青铜方鼎。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说明青铜铸造规模宏大,

中国国家博物馆 (21—132)

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2002年,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2021年7月9日

草于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国家文物局   吴王   广汉   新郑   酒器   后母   西周   河南   青铜   北京   中国   战国   文物   博物馆   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