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雄魂王泰吉

在甘肃省华池县荔园堡村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刘志丹、谢子长、杨森等609位烈士的英名,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师长王泰吉名列其中。习仲勋称赞说:“王泰吉这种为革命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特别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

发动起义,激励斗志。1924年5月,18岁的王泰吉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期间,他受到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他与唐澍、刘志丹、许权中等领导发动渭华起义,被任命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参谋长。起义部队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打土豪、分粮食,协助地方党组织创建红色政权。起义失败后,他到河南省南召县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杨虎城部任职。

1933年7月21日拂晓,耀县古城枪声大作。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王泰吉率国民党第十七路军骑兵团千余人起义,宣布成立“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王泰吉任义勇军总司令,省委派刘映胜任政治部主任。起义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收缴了耀县城内胡景铨民团、雷天一保安团的枪支,收编了他们的部队,占领耀县县城,张贴布告,通电全国。

义勇军成立后,召开军民大会,公开处决了耀县南区反动区长张恒义等人,没收分配了城内两家大地主的财物和县政府的存粮,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革命群众的斗争热情,扩大了抗日影响。7天后,王泰吉率义勇军向三原进发,途中和前来“围剿”的孙友仁部遭遇,激战多时,部队被打散。王泰吉率百余人突出重围,到达照金革命根据地,受到陕甘边区党政领导人秦武山、习仲勋、张秀山、李妙斋等的热烈欢迎。耀县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有力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日救国的斗志,为壮大陕甘红军和扩大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少胜多,威震陕甘。1933年8月14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召开陈家坡会议,决定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王泰吉任总指挥。根据陈家坡会议精神,王泰吉决定在陕甘边境开展游击战争,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泰吉率领红军出击作战10余次,旗开得胜,人心振奋,巩固了根据地。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新一轮“围剿”,红军主力主动离开照金,北上陇东,决定长途奔袭合水县城。合水县城是一个跨山城池,形如葫芦,最高点的山头叫葫芦把,筑有坚固的碉堡。10月15日晚,红军兵临合水县城。王泰吉综合分析了敌情和地形后,决定采取偷袭的办法,挑选出20多名机智勇敢的指战员,组成登城突击队,冒雨到达预定爬城地点。王泰吉命令突击队架云梯登城墙,突击队员柴正祥在云梯太短的情况下,采取攀爬的方式登上城墙并抛下绳子,后续突击队员们争先恐后抓住绳子登上城头,消灭了碉堡里酣睡的一班敌人,其他突击队员占领东城门楼。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鏖战,红军胜利占领全城,打开监狱,解救被敌人关押的革命同志和劳苦群众80多人。红军游击队威名大震,陕甘边区贫苦人民欢欣鼓舞。

10月27日晚,刘志丹、王泰吉率部队在毛沟门作短暂休整。10月28日拂晓,国民党军趁机由毛沟门西辛家沟、南侧山岭两路袭来。刘志丹和王泰吉决定将红军主力撤到北山,抢占制高点,控制有利地形。当敌人一窝蜂似的向山上涌来时,王泰吉手提驳壳枪高喊:“敌人已经追击我们好多天了,今天我们一起冲锋把这一股敌人消灭掉!”当骄横的敌人进入红军埋伏的地方10米左右时,王泰吉大喊一声“打”,急促的冲锋号随即响起。王泰吉一跃而起,挥手高喊:“跟我来,冲啊!”霎时,埋伏在草丛中的红军战士一齐跃起,犹如猛虎下山,打得敌人晕头转向,退下山去,后面的敌人不战自溃。毛沟门战斗,红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共毙、俘敌200余人,缴枪200余支,缴获大批弹药和其他物资。从此,陕甘边红军英名远扬,威震陕甘。赵文治团经此一战,一蹶不振,再未恢复团的建制。

勇赴敌营,壮烈殉国。193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召开包家寨会议,决定撤销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恢复红二十六军,成立第四十二师,王泰吉任师长,刘志丹任参谋长。12月,红四十二师主力南下帮助三路游击队建立根据地。行动中,听说山东“人民军”刘桂堂部近万人开到豫陕边境。为扩大革命队伍,王泰吉要求利用旧关系去豫陕边说服刘桂堂易帜抗日,用他的话说,就是“出去放一把火”。刘志丹考虑到安全,建议不要冒险。王泰吉认为他有许多老同志、老部下,搞兵运工作比较有把握,决定亲自深入敌营,劝说刘桂堂起义。

1934年1月上旬,葡萄沟门战斗之后,红军主力部队开到合水太白休整,红二十四师党委在连家砭召开党委会议,同意王泰吉辞去红四十二师师长职务,离开部队去搞兵运工作,由刘志丹接任师长。1月底,王泰吉改装易服,秘密从师部出发,途经合水、宁县、耀县、铜川等地,于2月15日到达淳化强家山。当夜,在淳化县通润镇被旧相识、三区保安团团长马云从出卖、拘捕。在拘留室的墙壁上,王泰吉留诗感叹:“二十八岁空蹉跎,为谒故人入网罗;狐鸦结交吾有愧,悬睛待看事如何。”

不久后,王泰吉被押送到西安。临刑前,他大义凛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命诗:“崤函振鼓山河动,萧关频翻宇宙红。系念胞泽千里外,梦魂应知寄愁容。”1934年3月3日,王泰吉在西安绥靖公署军法处英勇就义,年仅2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特委   耀县   突击队员   合水   总指挥部   义勇军   革命根据地   边区   师长   红军   国民党   县城   主力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