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说之瑞应寺

瑞应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距阜新市西南22公里 。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素有“东藏”之称。

景区说之瑞应寺


据旅游资讯发布中心了解,瑞应寺在鼎盛时期有僧众三千多人,寺院建筑方圆十里有余,其中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及活佛殿,周围有五座学院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大白伞盖寺在东北山顶,护法寺在东南山顶、面北而坐,度母寺在西南山头,关帝庙在西南山坡,舍利寺在西北山顶。整个寺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瑞应寺还被誉为历史上阜新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闻名遐迩、自成体系的四大“扎仓”(汉语意为学院、学部):曼巴扎仓(医药僧院)是专门修习研究医学、药学,专门培养蒙医药人才的基地;丁科尔扎仓(时轮僧院)是修习研究时轮、天文、历算、星卜学的僧院;阿克巴扎仓(密乘僧院)是专门修持密宗的僧院;萨尼特扎仓(法相僧院)是专门修习研究佛学哲理的学部。数百年来,瑞应寺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蒙医药学、哲学、天文历法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尤其是名医辈出的曼巴扎仓,堪称蒙医药方面的“最高学府”。

景区说之瑞应寺


历史上曾经辉煌兴盛的瑞应寺,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曾一度变得面目全非,寺院内殿堂也严重破损。其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瑞应寺古刹才重新焕发活力。如今的瑞应寺不仅成为了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的东方中心,寺院集藏、汉、蒙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杰作,在我国古代建筑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该寺内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特点,也反映了蒙汉及其它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共创文明的历史见证。

诚招“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有关农村发展方面问题的调研和法律援助、是针对涉农问题及项目重大选题的调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关帝庙   法相   阜新市   蒙古族   阜新   僧院   大雄宝殿   学部   佛寺   景区   寺院   山坡   天文   山顶   医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