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华山许多传说已风扬华夏,家喻户晓。旷世独尊的西岳华山,源远流长,五峰衍生36峰72洞,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一个象征。


历代高贤大德云集,神话传说故事俯仰皆是,它尊严、神奇、亘古、奥秘,数千年来,由它演绎出来的一串串故事,更是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巨灵劈山丨


华山苍龙岭至将军石,可以观赏东峰危崖上五指分明、宛如巨人左手掌的仙人崖。此便是陕西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


相传在远古时,黄河东岸的首阳山(今山西中条山)和黄河西岸的太华山十一条山峦。那时,这里气候温润,山上郁郁苍苍,白云缭绕:山下良田无际,炊烟袅袅,人们过着安宁的日子。


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忽然一声巨响, 汹涌的洪水,很快淹没了良田、村舍,大地一下子变成了水乡泽国。


原来这一年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老寿星多喝了两盅,一不小心,手里玉蛊一斜,琼浆撒下天庭,立刻变成了人间横祸。


人们的怨气冲进主宰西方十二万里天地的白帝少昊那里。白帝赶紧向玉帝禀明此事。玉帝大惊,即传旨给巨灵仙要他下凡人间,立即排除这一祸事。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巨灵仙头如笆头,眼似铜铃,脚大十围,浑身是劲。他落下云头来到华山的危崖下,一只手遮在额头向东眺望,观察片刻,就一缩身挤入大山之间,只见他,左手一拳,右脚一蹬,使尽全力,将身一展,只听见一声巨响,山开地裂。


顷刻间,百尺高的黄浪,如离弦之箭,向东喷射而去,抬头看华山, 已被推进秦岭之中,回头望首阳,已在波涛之北。


这时,屹立在水浪中的巨灵仙望着咆哮东去之水,长舒一口气,哈哈大笑,遂驾彩云向西而去。


巨灵仙虽然走了,但他那只仙掌却深深地印在了巍巍华山东峰的绝壁之上,给西岳华山增添了一幅神奇无比的胜景。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公主修道隐尘乱丨


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王咸为妻,时外戚王莽执掌朝政大权,公主见国危势乱,劝王咸独善其身,远离尘嚣,以避离乱之苦。


王咸执意不肯,公主便独自离开宫廷,来到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一年后修炼成真,便驾鹤乘云而去。


王咸在明争暗斗的朝廷里吃尽苦头,这才想起公主的忠告,便来华山寻找公主,在樵夫的指点下,于白云峰北岭头上找到公主绣花鞋,俯身去捡,鞋已化为石,于是人们就把公主遗鞋的地方叫驾鹤岭,把白云峰称公主峰。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无根树丨


在中峰玉女祠南,龟石上有石砌洞龛一座,其顶虽无土无水,然独生一松,树干扭曲多姿,游人觅其周遭,均不见根生何处,故谓之“无根树”。昔视作神物,为其焚香者颇众,以求获福。


唐顾况有诗云:“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此树枯死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今仅存枯树,然其态犹可一赏。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吹箫引凤丨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让她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


秦穆公想为女儿择婿,弄玉发誓说:“必须选择一个善于吹笙的人。”穆公派人四处寻访善于吹笙的人,都不能如愿。


一天,弄玉梦见一个美男子说:“我是太华山(即华山)的主人,上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并以玉笙为之吹奏《华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将梦中情景告诉穆公,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孟明在华山找到一位擅长吹箫的人,名叫萧史,同载而归。孟明引萧史拜见穆公,穆公让他吹奏。


萧史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遂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夫妻和睦,恩爱甚笃。

  

萧史教弄玉吹箫,学会《来凤之曲》。有天晚上,夫妇在月下吹箫,竟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


萧史说:“我本是天上神仙,上帝看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周人以我有功于史,就称我为萧史,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上帝命我为华山之主,与你有夙缘,故以箫声作合,成就了这段姻缘。


然而我不能久住人间,今龙凤来迎,可就此离去。”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


就在这天夜晚,有人于太华山听到了凤鸣的声音。为纪念萧史弄玉,后人在华山明星崖修建了“引凤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


这段奇事,《东周列国志》上有“弄玉吹萧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的详细记载。

  

吹箫引凤,随凤而去,达到仙境,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吟诗作赋歌诵这段佳话。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乐府诗《凤台曲》: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劈山救母丨


相传书生刘彦昌上京赶考,闻听华山三圣母十分灵验,便抽签问前程。他虔诚地连抽三签都是白板,无一灵验。


刘彦昌气极,提诗粉壁墙晒笑三圣母。三圣母闻讯用雷雨惩罚他。后又惜他才貌双全,随与他结为夫妻。

二郎神杨戬得知妹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犯天条,便把三圣母擒来压在华山下。


三圣母生下了个儿子叫沉香,长大后拜师吕祖学艺。神功学成,便找杨戬寻仇。


经过一场生死大战,舅父杨戬败北。沉香挥巨斧力劈华山,救出娘亲。至此,刘彦昌、三圣母和儿子沉香终得团圆。

秦腔《劈山救母》和京剧《宝莲灯》演唱的就是这个神话故事。至今华山西峰有斧劈石,毛女洞隔溪石壁有刘彦昌隐居的刘玺台,沉香喊娘大哭的孝子峰。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韩愈投书丨


唐时学士韩愈因阻唐皇迎佛骨被贬,心情不爽,便想游华山解忧。八仙中的韩湘子神助他登上了华山。


韩愈游历了中峰、东峰、南峰、西峰后,便想下山回去。

当他来到二尺多宽、下临深渊的苍龙岭,骑在龙背上时,心惊胆战,上下不能,便放巨声痛哭。


面对险境,认为自己小命难保,打开背包,取出笔砚,展开彩笺,草草给家人写了一封遗书,投到岭下。

恰巧韩愈的遗书被在山下散步游玩的华阴县令拾到,遂命衙役上山将韩愈背下山来。


不知韩愈下山后获救心情如何,苍龙岭却留下了这段名人逸事,为游人增添了少许情趣和遐想。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搏奕输山丨


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着。民谣说得是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和道教名士陈抟老祖下棋输掉华山的故事。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宋太祖慕名寻访世外高人陈抟,说定下棋赌输赢。他如果赢了陈抟,陈抟便随他下山,辅佐他这个皇帝治理国家。他如果输给陈抟,便让出华山做道教名山,华山从此不交税纳粮。


陈抟成竹在胸,欣然听命。二人连下三盘,赵匡胤盘盘皆输,终于输了华山。此后宋太祖仍不甘心,屡招陈抟入朝做官。


陈抟从山下玉泉院,搬到南峰长空栈道的一个洞子里躲起来。宋太祖无奈,遂赐陈抟号希夷作罢。


现华山东峰有下棋亭,南峰有希夷洞,玉泉院有供奉陈抟的殿和亭。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老君犁沟丨


华山民谣:“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望上爬。”相传当年华山通北峰的山道是财东驱使佃户和长工修的。修路工程异常艰巨,伤亡人不少。


有天太上老君骑青牛路过华山,看到了开山人的辛苦,便用如意柄变成铁犁,套上坐骑青牛,自己扶犁挥鞭,硬是在陡峭的岩壁上犁出了一道长沟。


人们遥对驾云东去的老君叩拜,并把老君开得这条陡道叫“老君犁沟”。


人们后来在聚仙台开石凿洞,命名“犹龙洞”,供奉老子。老子走得匆忙,把青牛忘了。青牛留在了华山,化为“卧牛石”。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五龙潭丨


五龙潭在今华山门北五龙桥下。由谷中涧水冲积而成。潭深约2米,水面面积约20余平方米,水色清澈碧亮,味道甘甜清凉。


民间传说潭中潜居着五条五色巨龙,五龙常化为五位老人到武当山听陈抟讲解易学。


因为陈抟才华横溢,气度不凡,五龙便有意指点迷津,言武当山不是陈抟的栖居之地,陈抟修成正果的地方是华山。


陈抟接受了五位老人的指点,收拾行装,准备随五位老人到华山来,其中一位老人让陈抟闭上眼睛,负在自己背上,陈抟便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待睁开眼睛,已到了华山,民间传说陈抟一觉能睡上八百年的蜇伏法,就是得于五龙真传。

  

原潭侧岩石上建有庙宇叫五龙宫,宫内供有五位龙君,文化革命前残垣还在,“文革”后彻底毁废。由于山洪原因,潭逐渐被碎石填塞,今已不复存在。


唯潭上的五龙桥及桥头上的大型五龙彩色壁画依然向游人诉说着五龙潭美丽的传说。桥栏镌刻的“五龙桥”三字是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所书。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观棋烂柯丨


相传,华阴王道村有一樵夫名叫王柯,一日上山砍柴,来到“空灵峰”,见几个人围在一起下棋说天道地,听起来怪有意思。


他又是一个棋迷,便一旁观战,竟忘记了砍柴,但见周围树叶一会儿落了,一会儿又绿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等他想起回家时去拿挑担,找不见了。


去寻斧子,只剩下一个生了厚锈的斧头,根本无法再用了。回到村里,他一个人也不认识,连自己的孩子,也无人知晓。


枉到村内跑了一次,他只好返回华山修道,后来,人们就将此村叫“枉到树”,现称“王道村”。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华山宝—紫柏丨


在华山主峰,史多有载。王处一《西岳华山志》记述:“岳顶东北峰上有紫柏,叶际碧露,以五月五日油囊接之,食者可作地仙。”《华山经》载:“其东北有柏.叶紫而枝衢,含露如滴,可以医瞢。”


《续齐谐记》记述,弘农有名邓绍者,每年八月初一人华山采药,遇见一童子手持五彩锦囊接盛柏叶上露珠,而那露珠竟像珍珠一样,被装在彩囊里。邓绍问童子采此何为,童子回答说,赤松子先生用以明目,说罢便失所在。


据说华阴古时有八月做眼明袋送亲友的风俗。即缘于此传说:《化源记》亦记述:“田鸾人华山求仙,见黄冠,指柏叶曰:‘此长生药也。’”今树已不存。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丨神林丨


华山之树木,自古禁止采伐,为警戒世人,故称之“神林”。王处一《西岳华山志》称:“犯者立祸于身。”传说山之西南隅有一林,全为侵天松桧,为华山神游宴之处,名黑山林,凡进林窃采者,火烧虎食,莫不丧生。


华山又有神姑林,在黄甫峪内东侧,林内有姑姑庙,传说是华岳神母亲居住之地。庙周林木合围,松桧数万根,禁人樵采。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华山神话传说的题材内容丰富,审美思想多元,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宝库,有的开拓洪荒、移山导河、恢弘豪壮;有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意境凄美;有的计利天下、不辞死难、立意崇高;有的悲悯苍生、伐挞陋顽、惊世惕俗。


不少神话属于民族文化的不朽经典,裨益后世。家喻户晓的“宝莲灯”,充满诗情的“吹箫引凤”,异想天开的“巨灵擗山”,无一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灵光。小伙伴们,你还知道什么华山传说吗?


华山故事丨当华山披上传说的外衣,妙不可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华山   华阴   凤台   老君   白帝   玉帝   武当山   犁沟   玉泉   道教   巨灵   沉香   太祖   妙不可言   圣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