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色彩这么鲜亮的小强吗?

今天出场的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是美洲大蠊的亲戚。顾名思义,澳洲大蠊是大蠊属的蜚蠊,并且和澳洲并没有什么鸟关系(哦)。

和美洲大蠊一样,澳洲大蠊也来自非洲。这再次证明了分类学家的地理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当然了事实并非如此,这几种小强很早就跟随人类的脚步走遍了世界各地,等到人类的知识终于积累到可以追溯这些老相识的真正祖籍时,它们的名字早已经定下了。

你见过色彩这么鲜亮的小强吗?


澳洲大蠊成虫。图片:biopersitysnapshots.net.au

澳洲大蠊的外形和美洲大蠊差不多,但是色彩更加鲜明。前胸背板是醒目的黄黑色块搭配,红棕色的翅膀左右各有一条黄色纵纹。若虫颜色也更加丰富,身体两侧排布着黄色的斑点。它们是城市里常见蟑螂中色彩最鲜亮的——当然在整个蜚蠊目完全排不上号。

你见过色彩这么鲜亮的小强吗?


澳洲大蠊的若虫颜色也比其他大蠊要丰富许多。图片:bugguide.net

澳洲大蠊有比其他蜚蠊要强的取食活植物的倾向,因此它们是常见的温室害虫之一。温室的特殊环境也满足了它们对于高温和高湿度的需求。出于同样的理由,澳洲大蠊也不喜欢室内。

在南方,澳洲大蠊主要生活在室外,时不时进屋串下门。在气候比较冷的北方它们就没有那么好过了;除了温室这类设施之外,澳洲大蠊在北方是不太多见的。澳洲大蠊以及之前介绍的美洲大蠊和东方蜚蠊对水的依赖性较高,它们想要在一个地方安家必须要有比较稳定的水源。如果杜绝家里的阴湿卫生死角、漏水的水管等隐患的话,并不用担心它们会在家中安营扎寨。

当然了,如果住在温暖湿润的南方、破旧的老建筑或者有个糟糕的邻居的话,还是很有可能碰上串门的澳洲大蠊。

除了澳洲大蠊和美洲大蠊之外,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也是种常见的大蠊。它们外形和前两种差不多,但并没有花纹,而是均一地深红棕色。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它们看起来几乎是纯黑。低龄若虫配色酷似油葫芦若虫,黑色的身体上有白色的横带,非常显眼好认。

你见过色彩这么鲜亮的小强吗?


黑胸大蠊。拍摄:深山虫吟

你见过色彩这么鲜亮的小强吗?


一张灵魂画作告诉你三种常见大蠊的鉴定要点。绘图:深山虫吟

除了以上三种之外,你还有可能在某些城市邂逅日本大蠊(Periplaneta japonica)。日本大蠊是常见大蠊中最耐寒的,和黑胸大蠊一样也是深棕色。但日本大蠊雄性更加纤细狭长,而雌性更好认:它们是雌雄二态,雌性的翅膀短于腹部。

你见过色彩这么鲜亮的小强吗?


日本大蠊的雄性和雌性(右)。图片:huffingtonpost.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蜚蠊   油葫芦   若虫   美洲   澳洲   雌性   鲜亮   雄性   日本   温室   深山   外形   翅膀   黄色   色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