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博山交界处有个古村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齐国的南大门

在莱芜和庄镇靠近淄博博山樵岭前的地方,有个地势险要、有着自古被誉为"齐鲁第一关"之称的地方,这个地方从春秋时期便是齐鲁要道的咽喉,是古齐国当时的南大门。

莱芜博山交界处有个古村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齐国的南大门

这里,就是青石关,如今以青石关村为建制,坐落于205国道跟滨莱高速之间,北依樵岭前的一处静谧且充满古老时光痕迹的古村落。

"齐鲁第一关"的齐长城关隘,坐拥天险之地

春秋时候,众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而齐国作为春秋五伯(谐音也做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跟楚庄王;也有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跟越王勾践)跟战国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为了防御周边国家的战袭,所以便做了众多的防御工事,其中长城便是其中之一。

莱芜博山交界处有个古村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齐国的南大门

齐长城,距今已经有两千六百余年历史,全长六百余公里,西起平阴、东达青岛西海岸,现存遗址多处,是古齐国人民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当时的齐国,南边有楚国跟鲁国,北面还有燕国,而当时的地理条件齐国跟鲁国交界的地方为泰沂山脉,所以便在这连绵的山脉处修建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齐长城,齐长城也是目前经考证后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被誉为是"长城之父"。

莱芜博山交界处有个古村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齐国的南大门

而在泰沂山脉处的青石关,则是当时的一处重要关隘,是进出古齐国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一点,从周边的地势就可以窥见一二,东西两面是延绵数百里的山路土丘,而只有这处地方,作为齐国国土的南大门,有着古称"翁道口"的夹谷小路(这种小路,古时颇多,很多古时候著名的伏击战都是在这种山谷众的小道上演)。在通往关隘处的一段路,两侧是悬崖峭壁,最窄的地方仅仅能够供一辆马车通行,作为一条交通要道,这里的坡道上还有众多当年独轮车遗留的车辙印。咸丰年间的时候,名臣曾国藩为了镇压捻军也曾在此巡视,也是从侧面印证了青石关这个地方的重要所在。

虽然历经千年,却仍旧有些许的旧时痕迹

青石关村最早的建制,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这里作为一个进出大山的重要关隘通道,行人众多,于是在青石关顶处有了一些以买卖营生(主要是吃食)的小贩,当时人们把这里叫做卖饭岭子。最初这里只有六户人家在这里立庄,后来随着周边众多百姓在此聚居,而南侧关楼处也有青石关三个大字的石匾,于是聚居此处的百姓便把这里叫做青石关村了。

莱芜博山交界处有个古村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齐国的南大门

青石关村,被205国道一分为二,西侧是关口遗址所在地,东侧的山头有齐长城遗址可供探寻。

在西侧的村子里,有东西跟南北的两条主要通道,东西道路为进村的主路,村头处有青石关村的石碑作为一个指示路牌引导着众多到此探寻的朋友。在这条路上有两颗据说已经千年树龄的国槐,一颗位于青石关关门处,四周已经围起保护开来,还有一颗树桩中间枯空,但每年春夏也总是枝繁叶茂。

莱芜博山交界处有个古村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古齐国的南大门

这条南北的路,北侧是关口遗址,遗址北侧是古老的夹谷道,靠近关口的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道道车辙痕迹。东西走向的估计是人工开凿的防滑措施,弯弯曲曲南北的车辙印倒也是非常清楚。

继续往南走,便是寻常人家的住宅,在这里有众多石砖石块垒砌而成的房屋墙壁,也不乏略显破败的地方。走在村里,经常能够碰上在门口路边晒太阳的老人,跟路上骑车的大叔大婶,问路什么的倒也是非常热心,总会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位置方向,或者攀谈告诉你村子的历史故事跟青石关的趣闻趣事。


这里,是狗哥嗅途,致力于旅行干货分享的狗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齐国   吴王   莱芜   齐鲁   关隘   车辙   长城   要道   青石   交界处   关口   遗址   地理位置   春秋   痕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