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在武昌的一队革命军。1911年10月10日这天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这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这场兵变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这场起义,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在博学书院附近就餐的革命军炮兵和列队行进的步兵。当时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清朝的湖北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在战壕里面的革命军。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汉口一队清军骑兵。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震惊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应。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销瑞澄职务,命他戴罪立功,暂时署理湖广总督。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汉口在马克沁机枪旁的清军。1911年10月14日,清政府编组一,二、三军,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军统(也称总统);以陆军第五镇为第二军,冯国璋为军统;以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军统。三军迅速向汉口附近集结。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清军将士。面对这一形势,湖北军政府于1911年10月15日决定首先扫荡汉口敌军,然后向北推进,以阻止清军南下。从10月18日出战汉口,到1911年11月27日汉阳失陷,前后战斗41天,史称“阳夏战争”、“阳夏保卫战”、或汉口、汉阳保卫战。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清军的炮兵阵地。为时一个半月的阳夏战争,是辛亥革命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这41天之中,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先后获得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在汉口火车站扎营的清军。革命军虽然最后失利,但这次战役仍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效地保卫了首义之区和第一个革命政权,而且为各省树立一个英勇抗敌的典范。它充分暴露了清军的残暴和虚弱,使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进一步陷入孤立和瓦解的境地。它吸引了清军绝大部分主力,使清政府无力有效地控制和镇压其他各省起义,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革命军和革命力量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图为汉口一处战后的街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一组老照片带你重温1911年武昌起义,看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汉口   武昌   军统   军政府   革命军   兵变   党人   炮兵   保卫战   湖北   武汉   清朝   清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