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说到福建美食,你会想到什么?


是多次登上国宴的名菜佛跳墙

是台湾偶像剧的标配蚵仔煎(闽南话:ǒu ā jīa)?

是占领全球的神秘力量沙县小吃


如果要选择一座城市来了解福建,你会选?


是经济特区厦门

是八闽省会福州

是“海丝”起点泉州


都不是。


福桃编辑部给出的答案是——永春


为什么是永春?


泉州人热爱的面线糊,其面线出自永春;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永春面线 © 苏福彬


许多人从小吃到大的芦柑,它的老家在永春;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永春芦柑


还有一种奇怪的老醋,许多人闻所未闻,吃过的人却终生难忘。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永春老醋


来来来,我们在土生土长永春人的带领下,领略一下永春美味。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落地后,驱车前往永春,需要一个小时——如果坐大巴,要先去泉州汽车站中转,然后再去永春,全程大约两小时。


很多人选择提前一晚赶到,为的是第二天一早,必须说出的一句话:


“老板,一碗面线糊,加醋肉、猪大肠,再剪根油条。”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面线糊


面线糊是由细面线和地瓜粉制作而成的。一碗合格的面线糊,色泽要通透,汤汁要浓稠,面线要糊而不烂。


吃面线糊离不开三样绝配:醋肉猪大肠油条


搭配可以自行选择,第一次来永春的人,自然是全都要。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面线糊+醋肉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面线糊+大肠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面线糊+油条


醋肉、猪大肠剪碎放进碗底,舀一勺热滚滚的面线糊往里一烫,撒上些许胡椒粉,最后夹一段金黄酥脆的油条,摁进汤底。


第一口下去,饱弟满脑子的迷雾一哄而散,瞬间没了早起的困意。


和泉州不同,永春的面线糊,胡椒味淡,更重视食物的本味,也能让人舒爽提神。


要想继续这种感受,本地人的选择,是一碗花生汤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花生汤


闽南有句老话:“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到要死。”


一碗合格的花生汤,汤色应呈乳白,花生仁要软而不烂,搭配油条食用,风味更佳。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花生汤+油条


夹一段刚炸好的油条摁进花生汤里,待油条充分吸收汤汁后,大口咬下,如此吃法,令人直呼痛快。


一顿早餐后,饱弟的朋友一上午都心神不宁的。他惦记的是,午饭一定不能错过的那样东西。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如果一个永春人回老家,只允许他吃一顿,他一定选咯摊。


也只有咯摊,能让永春人在店门外排出一条长龙。


所以挤进咯摊店,所有人第一句话都是:有没有位置?需要等多久?


“咯摊”是闽南话(发音:Ko tua)的音译,意思是汤锅里煮着东西,汤一滚就发出kotuakotua的声音。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咯摊 © KK 肉丝


它很像火锅,就像北京人离不开涮羊肉,永春人也离不开咯摊。


相传咯摊起源于清朝初年,那时,永春的五里街上热闹非凡,客商南来北往,号称“无永不开市”。


商人赶集赶路跑生意,着急忙慌,吃什么?咯摊方便快捷,送暖驱寒,最合适。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咯摊


一张朱红色的八卦桌,摆下四条方凳,八人围坐,中间的“太极“便是一口圆锅。


锅里滚着猪大骨汤,一桌人围锅烫肉吃:猪肺、大肠、肠灌肠、猪肝边沿的罗汉肉、地瓜粉和猪肉抓成的肉羹……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别急着下筷子,先来碗热汤垫垫底。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 KK 肉丝


碗底铺上一层葱末,锅里的大骨汤一烧开,舀一勺浓汤入碗,将小葱烫熟。大骨汤的鲜浓和葱的清香完美融合,喝得人肚里一暖,精神一振,胃口大开,便有了吃肉的十二分精神。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 KK 肉丝


肉吃得差不多,下青菜、豆腐泡,时令的有什么下什么,骨汤一烫都鲜嫩,只是别忘了加一勺猪油——


肉用白汤,菜下猪油,坐在八卦桌上的永春人,将荤素的阴阳调和视为圣经。


像很多火锅一样,咯摊也有蘸料——永春人永远只认一种蘸料。


不是二八酱,也不是蒜泥香油辣椒面,是一碟永春老醋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永春老醋 © 桃溪永春老醋


作为中国四大名醋里最没存在感的一个,永春醋有幸得到永春人的厚爱。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 KK 肉丝


有了永春老醋,在肉的油腻面前,我们变得百无禁忌。


但如果跟你同桌的,是一位尽地主之谊的永春人,他也许会适时提醒你:


留着肚子,接下来还有节目。


老醋猪脚白灼猪肠爆炒猪舌,没有一样离得开永春老醋。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老醋猪脚 © 宝宝


夹起一块猪脚,把嘴咧到你认为最过瘾的开合角度,狠咬一口,Q弹软烂,酸甜黏口,丝毫不觉油腻,尽被老醋化掉了。


来不及细思老醋的异香何来,手已经忍不住疯狂扒饭入口。

▲白灼猪肠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白灼猪肠


白灼猪肠蘸老醋,清爽又有嚼劲,只有美味不见异味。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爆炒猪舌


猪舌头脆嫩不油腻,也要蘸老醋,酸香可口,下饭也下酒。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永春人的消食方式,一定是喝茶画仙


茶,一定是当地佛手茶。画仙?就是聊天,一开口想画什么画什么。


迈进茶馆,淡淡的沉香味钻出来,令人心旷神怡——永春达埔,人称中国香都,盛产上等沉香。

在永春,无人不爱佛手茶,高中低档次皆有,小老百姓一样爱这种乌龙茶的后裔。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佛手茶 © Ins: ksh0106


祖籍福州的茶界泰斗张天福,这样评价永春佛手:


“点滴入口,齿颊留香,色香味俱臻上乘,不愧为茶中名品。”


佛手色泽沙绿,外形卷曲紧实,汤色呈金黄,品起来茶香浓郁、滋味醇厚。


即便每天喝这样的茶,对永春人而言,喝茶依然是一天当中的盛事。


一般人喝茶,起码得有五六样茶配小食,品茗的原教旨主义者对此不屑,但一般人喝茶,还是图个舒服,越喝越开心。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胡须金桔”创始人谢家祥 © 阿胜随拍


金桔糖表面的白砂糖在刚咬下的瞬间跳跃,随即金桔的香味充满口腔。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寸枣 © 平潭网


香酥脆甜的寸枣咬起来“咔呲咔呲”响。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麻佬 © ins: maddie_783


轻咬一口酥脆的麻佬,外层的芝麻粒香气喷喷,里层的麦芽糖甜而不腻。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麻糍 © NG山野幽居


麻糍表皮韧劲十足,咬下之后,芝麻香/花生香迸发而出。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桔红糕 © 土拨黍


桔红糕入口特别细软,吃后有淡淡的金桔香味。


好的茶配,可为佛手增光,不饮茶直接吃,也是清淡舒服的小食。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早点带朋友回家,我今晚炖了鸭汤。”


一个刚到家的永春人,收到妈妈的如上旨意,必然把来客的晚餐,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永春妈妈眼中,最能给孩子家温暖的就是这一碗鲜美滋润的鸭汤,待客也是一样。

永春的鸭汤,是“石鼓白鸭汤”做法,选用羽白面红的纯白色番鸭,熬制时需要加入特制的炖料“甘润方”——一种淘宝就能买到的成品中药包,里面有永春特产的“熟地”。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永春白鸭 © 老鼠恋上猫


用文火慢炖的鸭汤,本就鲜美滋润,再加上“甘润方”的加持,更是香气扑鼻。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 老鼠恋上猫


舀一勺汤入口,虽有草药味却不熏人,细尝起来,越喝越鲜。再咬下一口鸭肉,肉质酥润肥美,细嫩柔滑。


越寻常的食物,加以一种无可替代的食材,越容易令人上瘾。


永春人喜欢以药入汤,让永春孩子从小就过上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日常。

养脾散炖猪肚,更是家家会做。


“养脾散”是永春人家中常备的内服药粉,最正宗的当属达埔镇的“李和元”养脾散。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养脾散炖猪肚 © 宝宝


这道养脾养胃、温肾温肝的药膳是专门为归家的孩子准备的,专治妈妈担心的工作劳累、熬夜爆肝、饮食不规律。


做法很简单:先把猪肚洗干净,但要保证完整不破损——为的是能够兜住养脾散和鸡蛋液搅拌融合的混合液,将混合液一股脑儿灌入猪肚后,还需要用针线缝起来,最后用小火炖煮两三个小时即可。


灌满养脾散鸡蛋液的猪肚嚼劲十足,淡褐色的汤药味并不浓郁,反而带着点鲜味。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养脾散猪肚 © 大众点评: 风铃上的蚂蚁


这碗汤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专治小孩挑食、偏食、不吃饭——然而饱弟喝完想的是,别说小孩子,大人喝了,也绝没有偏食的理由,看什么都胃口大开。


然而,也有刚到永春的人,第一顿晚餐不回家吃——不用问,去附近最有名的芋面线馆,你一定能揪出ta来。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芋面线


芋面线”三个字,是永春孩子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回家的游子,会一勺一勺往嘴里扒面线,边吃边嘟哝:


“吃不到芋面线,这趟家白回了!”

面线入口即化,芋头疏松绵软,能让久别重逢的人,一瞬间失去理性。


两者融合的绵软层次,他们无暇体会,初来永春的外地客,倒可以细细体味它的奥妙。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芋面线 © 云儿


面线要用“面线头”(即面线两端宽粗的部位),汤底要用小火熬制的大骨汤,芋头要用优质槟榔芋,切小块炸至金黄,点缀的辅料——香菇、虾米、葱头油,缺一不可。


更重要的是,一道好吃的芋面线,最好是以柴火慢慢熬煮的。“用天然气烧的芋面线口感上确实差一些。”


在永春,再挑剔的人,也很难饿着自己。只要你想,小小的山城包你吃不了兜着走。


肉羹汤大肠羹牛肉羹烧肉粽烧麦,也许是你吃不了的: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肉羹汤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大肠羹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牛肉羹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烧肉粽


这座福建宝藏小城究竟有多好吃?

▲烧卖


永春醋金桔糖佛手茶芦柑榜舍龟,是永春朋友一定要你兜着走的。


因为四季如春稳定宜人的气候,他们以“永春”自名,在吃上,他们也如气候一样佛系:


不需要太出众,只愿来客都能舒服熨帖,踏着秋风冬雪来,也能送还你一个春天的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永春   芦柑   老醋   混合液   桔红   泉州   佛手   猪脚   福建   大肠   油条   油腻   肉丝   金黄   宝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