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有宋一朝,塞北岭南,一切飞禽走兽,听到一位文豪的名字,就会瑟瑟发抖。


这位叫苏轼的老先生,有一个被动技能:


只要皇帝老子哪天看他不顺眼,把他贬到外地,当地一切长肉的动物,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没办法,苏东坡实在太爱小动物了,顿顿都有。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一双筷子一支笔光耀千年的他,在多舛的命途里,几乎吃遍了大宋朝能吃的一切肉。


羊肉最流行,吃!连脊骨都给它啃干净!

猪肉没人吃,买!一天炖两碗当早饭!

鱼虾蟹,有什么吃什么!河底都给你捞光!


在小动物们看来,这老爷爷就是岭南扫街嘴,黄州大胃王,吞食天地的大宋哥斯拉。


然而,老饕如东坡,在吃肉这件事上,也免不了有一桩遗憾——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吃肉也要吃得有文化”这件事,没有人比苏轼更懂。


他所记载的肉食,不但代表了东京梦华一时风尚,他个人独创的吃法,更是超越时代,可以传世。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羊肉


北宋自帝王将相以下,皆以羊肉为美,只要吃得起,无人不食羊,苏轼自然不免。


宋仁宗爱烧羊,老百姓吃白煮,苏轼最爱的吃法很奇特:


他像对待鲜鱼一样爱羊肉,一定要用简单的烹饪,尊重它的本味。


传说,他的秘诀是:“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 图虫创意


同州,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也是出羊的地方——专挑羊羔,蒸得烂熟,再加当时时兴的甜品杏酪,鲜、肥、香、甜,筷子都夹不起来,要用勺子舀着吃。


这得是爱羊成痴之人,才能想出的穷凶极恶吃法——都快拿羊肉当饭吃了!


苏轼对这道菜念念不忘,在他著名的《老饕赋》里,还不忘提一嘴: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鳌;

樱诛之煎蜜,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与糟蟹醉蛤、蜜煎樱桃同列,可能已经列入东坡的“死前必吃”豪华菜单了。


然鹅在那个年代,羊肉终究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才能常吃的。苏东坡常常被贬,说穷就穷,他的羊肉因此也断断续续。


可是,为羊痴狂的心不会被阻断,毕竟羊咩咩全身都是宝。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 图虫创意


苏轼被贬惠州时,买不起羊腿羊排,就买没多少肉的羊蝎子。


切块,煮熟,趁热捞出,用酒腌渍,撒一点盐,烤着吃。


“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那点儿肉能啃出吃蟹的感觉,看把他美的。


他越啃越香,骨头往边上一扔,苏宅里回荡着汪星人的哀嚎。


苏家的狗子们,看着被主人啃得比狗都干净的骨头,第一次知道了啥叫文豪野犬。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猪肉


苏轼对中国人吃猪肉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道东坡肉。


重要的是,从他而起,猪肉的美好在诗文中浓墨重彩,近乎一种文人雅嗜。


猪肉在中国人心中地位的提高,东坡功不可没。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 图虫创意


从前,“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没有贵人垂青的猪肉,就注定没有人追随,连老百姓都失去了享受它的资格吗?不可能!


肉的美好,不应该被埋没。


苏轼,给予了猪肉被赏鉴的价值。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 樊小喆


据说,他出仕杭州时,听说东阳猪肉美味,就派差役去东阳买猪。


结果归途中,差役喝醉了,猪都跑了,只好在杭州买了几头冒充,厨子哪有苏轼专业,于是照样做熟了宴客。


在席上,众人纷纷跟风夸东阳猪肉美味时,东坡一下打了所有人的脸:这不是东阳猪肉,是杭州村郊的冒牌货!


世人皆道猪肉贱,独他一人为猪肉树立了标准。


哪怕遭尽白眼,一样有自己的独特,这是他赋予猪肉的品格,也是东坡一生的傲然。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鱼虾蟹不够

还有更黑暗的

人间有十二生肖,苏轼独占第十三个,他属猫。


这一点,全大宋都知道。


曾经在常州,有位善于烹鱼的士人,请东坡来家吃河豚。


朋友的老婆孩子都躲在屏风后面,倒不是怕河豚毒死人,是想等老先生吃一口,发个点评——


结果,他们眼睁睁看着东坡像只大橘猫一样,一口一口啊呜啊呜,就是不说一句话。


良久,他终于吃过瘾了,筷子一扔,说出了那句中华河豚史上最著名的判词:


“也直一死!”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 图虫创意


有毒的河豚他都敢吃,没毒的他自然更爱了。

子瞻在黄州,好自煮鱼。以鲜鲫鱼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叶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丝,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

有了这套《煮鱼法》,后世多少餐馆,都靠一盘“东坡鱼”撑场面。


这样一个人,无论把他贬去哪儿,都想着捞鱼吃。


于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当他被贬去黄州,却在人生低谷里意外发现了一个吃肉天堂。


“猪牛獐鹿如土”还则罢了,更重要的是,“鱼鳖不论钱”!


去赤壁玩,几个朋友有酒无菜,客人立马回家拎来一条“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连苏轼带两个客人,三个人够吃,这鱼得多大呀。


除了热爱河鱼,苏轼也喜欢海货——这,就得看皇帝心情了。


赵官家一烦,把他扔海南去,那边的生蚝,就遭了殃。

苏东坡有多爱小动物?顿顿都有 ​​​​

© 图虫创意


他吃嗨了,还写信馋三儿子苏过,也没忘了补一句:“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然而,苏轼很快就在海南发现了更魔性的食材。


美食家,往往有一大作死天赋:不管多吓人的食物,只要能吃,就一定尝一尝。


苏轼刚到海南时,曾经接受过当地土人的野味菜单: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

除了大老鼠、蝙蝠和蛤蟆,他还硬着头皮尝试了蜜唧:就是用蜜喂大的小老鼠!


亏了那年头没新冠,不然就苏东坡这馋法,早归位二百回了。


(此处第一千万次提示:为了你我的健康,不要食用野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东坡   东阳   差役   老饕   河豚   土人   文豪   鱼虾   羊羔   创意   海南   吃法   猪肉   羊肉   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