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杂文

鲁迅曾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匕首和投枪。”丁玲则在《我们需要杂文》一文中呼吁:“我们的这个时代还需要杂文,我们不要放弃这一武器。”杂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的形式灵活,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具有应用性强的鲜明特点。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杂文,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思辨能力,获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和完美,而且还可以掌握和使用这一文体,使之成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助手。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20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入选理由”、“作者简介”、“作品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100余位文学大师影响一生,764千精彩文字感动一生,200余篇传世佳作珍藏一生。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中国家庭的理想藏书,杂文鉴赏的最佳读本,代代相传的珍贵文字。 人们承认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这个思想家是靠杂文艺术的丰碑立起来的,如果没有杂文的艺术表现魅力,则没有鲁迅。 另外,杂文还表现出“学识”的魅力(不是当代某些杂文家的常识)。这个学识包括直接和间接。一个人丰富的社会阅历是直接学识,比如鲁迅先生所观察所感受的现实社会;间接学识就是文化思想的积累及阅读了解社会历史的多少。柏杨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这种丰富的学问,岛内岛外的事、中国外国的事、从古到今的事……他都无所不通,写成杂文就是杂文的魅力。还有那个李敖,他们的魅力实在太大了。当代大陆杂文,同样具备很大的阅读魅力,是杂文作家思想艺术才能的展现,不论是他们的文化积累、思想发现、人生阅历、现实观察,都有非常大的阅读空间和非常珍贵的人生体验,对读者来说事半功倍受益匪浅。近年杂文读者群的增大,靠的就是杂文的魅力。当代杂文的魅力还在于它题材的魅力——干预现实。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阅读魅力。中国的社会现实,微妙的东西实在太多,官场、“人场”,天下的蹊跷事太多,读杂文真可谓——读“天下文章”,察人生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杂文   鲁迅   思想家   学识   阅历   中国   文体   当代   现实   读者   魅力   思想   人生   艺术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