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中国古建筑看山西,山西古建筑看运城。到了运城,如果不到关帝庙,等于没有到过运城。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运城是山西最南部的一个城市,因在黄河东面古代这里称为河东。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禹王在此建城立都,嫘祖在此教民养蚕;稷山,后稷教民稼穑于此。运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周勃、关羽、王勃、柳宗元、薛仁贵、司马光……一个个青史留名的人物星光璀璨。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运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世界级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第一站就选择了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hai)州关帝庙。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发生在河北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是《三国演义》的开篇故事。运城解州关帝庙内,自然会有“结义园”“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看,这拴马桩像不像一个义字?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被誉为“世界武庙之冠”的运城关帝庙,始建于公元589年,屡建屡毁,饱经沧桑。现有的为140多年前晚清所建,占地600多亩。亭台、楼阁、牌坊、桥梁等各种建筑物。其殿宇恢宏,聚凝英武神风,石柱巍巍,多次被皇帝御赐,许多建筑的制式被誉为小故宫。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关帝庙仿照皇宫规格坐北朝南,里面所有的建筑都高大肃穆庄严,所有的雕刻都巧夺天工无与伦比,所有的绘画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围绕在崇宁殿周围的二十六根石龙柱,每一根都那么粗状挺拔显得硕大无比。故宫的那些大殿上也没有如此气势的石龙柱啊!而殿内三代清帝王亲笔题字的匾更显得高贵华丽,让解州关帝庙有了高高在上的王者气概。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随处可见的宋元明清的石刻、石雕、木雕、琉璃、铸铁艺术,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是一周前刚刚悬挂的一块匾额,意在根在河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有多少纵横天下的风云人物啊,而真正为人们长久崇敬并顶礼膜拜的偶像却廖若晨星。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瞧,这里也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观。最吸引我的是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关帝庙在中华大地到底有多少座?关公的义,影响着一代代人。只有关公能够超越时空,在中国漫长的社会交替和文化变革历程中,一直具有广泛而长远的影响力,甚至在海外,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寻觅到关公文化的踪迹,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有富丽堂皇的关帝庙,吸引全世界上无数游人香客前来拜谒!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漫游在关公庙的楼堂殿阁里,穿梭于参天古木间,看着比肩接踵的游人香客,我不禁遐思神飞,感慨万端。我在想啊,关公的英名之所以家传户颂,弦歌丝绣,崇拜者遍及海内外,那是因为在关羽身上凝聚着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的精神,而这精神其实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啊!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随处可见的宋元明清的石刻、石雕、木雕、琉璃、铸铁艺术,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北宋崇宁三年(公 1104年),徽宗利用关羽忠贞君主的特点,对其进行大肆 渲染和教化,并追封关羽为“祟宁真君”,建造崇宁殿。大殿的门楣上方及前檐下,悬挂着十余方题 匾,“万世人极”是清代咸丰皇帝的御书,“神勇”由乾隆皇帝 钦定。殿内木雕神龛之中,供奉着头戴冕旒冠,身着龙袍、 腰系玉带的关羽帝王装塑像,神情刚毅,端庄肃穆。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关公的忠义勇武仁信等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愿望和理想人格,所以千百年来,他在得到世人拥戴的同时,完成了由“候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升华过程,与文圣孔子并肩而立,成了一个具有多元化的神灵。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就是关帝庙的镇馆之宝,曾参加“两岸关公文化巡礼―——关公祖庙圣像巡游”活动。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关帝庙里也有御花园。置身其中,有一种安静,遁世的感觉。如果去放生池或是走进那片菜园枣林,大有回归田园的惬意。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走在关帝庙,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一种文化。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这座庙有小故宫之称,镇馆之宝两次曾走进台湾

巍巍春秋,历经风雨沧桑千余载的老爷庙,独立在运城大地,大有金阙玉宫之势,俨然一座小紫禁城。放眼远眺,顿觉视野开阔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故宫   关帝庙   永济   牌坊   运城   题匾   河东   武庙   台湾   石刻   石雕   木雕   琉璃   古建筑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