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人力车夫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极其辛苦但社会地位低下。老舍的《骆驼祥子》,使这个行业广为人知。但人力车夫互助会,我是第一次听到。

最近,在游览康定东路文物保护建筑群落时,在康定东路一面墙上的宣传板,看到了这个内容,很是惊异,这也许就是上海海派文化的具体体现之一吧。

上海的人力车,于1874年自日本输入,故沪人称之为“东洋车”。因人力拉动的,也称为“人力车”。后在20世纪初,车厢统一漆为黄色,故也称为“黄包车”,是旧上海主要的代步工具和城市运输工具。

1913年,一名巡捕房总巡岗位上退休的苏格兰人,创立了“上海人力车夫福音会”,教人力车夫读书识字、传经布道。1934年,改名为“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逐步发展成为人力车夫的依靠和后盾,协助解决相关矛盾,从而得到了公共租界的支持。

1947年的一份地图上,现在的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位置,被标注为“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总会所”。

而图书馆是假三层实际两层的洋房,这样的建筑甚至比对面的张爱玲故居还要好,可见当时社会对人力车夫互助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外观上看,有些像欧式风格的城堡,特别是东侧的圆形角楼,那里应该是楼梯通道。一楼二楼的南面,都是拱形的外廊,装饰精美,颜色鲜艳夺目。楼顶是四个大的老虎天窗,作为通风采光之用。这哪里是什么人力车夫的互助会所,分明是豪商巨贾的住所。只是年代久远,没有这家户主的记录,无法考证它的真正主人的姓名和身份,这也许是历史的缺憾吧。

时间关系,没有入内参观,留待下次再来。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黄包车夫互助会旧址,假三层洋房,现为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这个是在泰兴路上的旧址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车夫   静安区   东洋车   老舍   上海   豪商巨贾   康定   巡捕房   泰兴   图书馆   黄包车   人力车   东路   旧址   少年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