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晚清统治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的中国繁荣昌盛,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封建落后的思想与专制统治势必会被打倒,现在的我们过的非常幸福,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不用担心生命安全遭受威胁,这都是以前的革命人士用自己的头颅与热血换来的成果。

我们处在这种环境中非常幸福,但更应该居安思危,因为在上个世纪的人们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对于封建统治,不得不提的就是光绪皇帝了。这篇文章小编就与大家共同聊一聊这个光绪皇帝。

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年号“光绪”。

光绪皇帝38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出生到4岁为醇亲王子时期,从4岁到17岁为少帝时期,从17岁到28岁为亲政时期,从28岁到38岁为“囚帝”时期。 在这四个时期,咱们就从光绪皇帝出生开始说。

一、醇亲王子时期:

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载湉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他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孙,其父为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其母为慈禧太后之胞妹叶赫那拉·婉贞。婉贞与醇亲王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奕譞的长子爱新觉罗·载瀚。母凭子贵,婉贞很快就在醇亲王府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奕譞也更爱这个嫡福晋了。可载瀚在两周岁时,就过早地弃世了。在同治十年(1871年),她又生下了奕譞的第二个儿子载湉。 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留下子女。并且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子,他去世后,咸丰一系也随之绝嗣。

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同治皇帝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訢、七叔醇亲王奕譞、九叔孚郡王奕譓,还有奕劻、景寿等大臣。首先有人请为同治皇帝立嗣,并且提到了溥侃、溥伦两位人选。惇亲王奕誴就反对,他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慈禧不失时机地表示首肯说:“溥字辈无当立者。”此时军机大臣跟慈禧太后发生了争执。慈禧太后说:“此后垂帘如何?”军机大臣中有人说:“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此后军机大臣的为奕訢的儿子载澂争取机会,但是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在选嗣君时,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慈禧话音刚落,醇亲王奕譞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大哭不止。亲贵纷纷伸手相搀,但谁也拉不动。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二、光绪皇帝的少帝时期(4岁—17岁):

慈禧太后,分析完满清皇室的26个孩子,根据权衡利弊和个人喜好,最终选择了亲妹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让爱新觉罗·载湉继承了皇位。慈禧也因此垂帘听政,独掌朝纲。

光绪皇帝继承皇位后,按照清朝皇室的“家法”,小皇帝到了6岁,就要到上书房读书,他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光绪年龄太小,母亲又在醇亲王府不能见面,只好由他父亲醇亲王奕到宫里帮助照顾。醇亲王奕是一位知进退、明荣辱的人,也是深知慈禧的性格与为人的人。 醇亲王担心儿子,也担心自己家人,特意做了以下四件事:

1、上《豫杜妄论》的密奏,要求儿子虽然是皇帝,但自己不是太上皇。

2、请求免去自己一切职务,而这时醇亲王奕的官职主要有: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事、管善捕营事、步军统领、弘德殿行走等。

3、日日敬敬慎慎,夜夜乾乾翼翼。奕住的正房名为“谦思堂”;书斋名为“退省斋”;几案上摆放“欹(qī)器”,欹器是一种“巧器”。 那么光绪皇帝来到皇宫后是如何生活的? 初六日,就是宣布载湉嗣承皇位的第二天,光绪皇帝由醇亲王府邸乘轿前往皇宫,进了午门,到养心殿。他向两宫皇太后请安,并在大行皇帝同治灵前祭奠后,便“剪发成服”,入继大统,做了皇帝。 初七日,光绪奉慈安皇太后住居在东六宫的钟粹宫,俗称慈安皇太后为“东太后”。

奉慈禧皇太后住居在西六宫的长春宫,俗称慈禧皇太后为“西太后”。光绪住在养心殿。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皇帝训谕称“谕旨”,皇太后训谕称“懿旨”。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光绪皇帝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皇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皇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嘉顺皇后(同治皇后)行礼。这时光绪皇帝才5岁,实际年龄只有3周岁半。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读书。

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光绪做了12年的少年天子。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哪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中法战争。光绪八年(1882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恐怕“失和”而“退让”。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清军被迫迎战。同年,法军又进攻吴淞口。法军再侵犯台湾淡水、鸡笼(基隆),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领守军扼守淡水, 击退敌军侵略。第二年初,法军在水路进攻浙江镇海,在陆路进攻镇南关(今友谊关),清军获得“镇南关大捷”。

光绪十一年(1885年)四月,清朝“以胜求和”、“不败而败”,派李鸿章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 第二件是台湾建立行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朝“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正式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第三件是慈安皇太后故去。光绪八年,慈安太后的父亲为广西右江道,早故。

三、光绪皇帝亲政时期(17岁—28岁)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开始实行“戊戌变法”。

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戊戌变法简介: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四、光绪帝的“囚帝”时期(28岁—38岁)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也是恨到了极点!面对着眼前这个自己亲自扶持起来的人物,她忍无可忍!杀吧,给外面不能交代,况且自“戊戌政变”之后,不断有洋人跟她打招呼施加压力,她还不能杀了他;不杀吧,她又实在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他不能允许这个“眼中钉”在她眼前晃来晃去。 在这两难之中,慈禧太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杀不了,就囚禁。她向外界宣布光绪皇帝病重,需要静养,实际上将光绪囚禁到了中南海的瀛台之上,日夜派兵把手,不得与任何人接近。从此,光绪皇帝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

清朝光绪皇帝的短暂人生

有一次光绪皇帝在瀛台散步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三国演义》,便悲哀的说:“我还不如当年的汉献帝啊!”这句简简单单的话中,不知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和眼泪。对于一个国家统治者来说,失去了自由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光绪皇帝绝非昏君,他清楚地意识到了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所以他才和康有为等人想要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大清王朝,但很可惜的是以慈禧为首的后党顽固派根本不允许自己变法,而自己皇帝又缺乏兵权,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光绪的后半生终日与落日荒草为伍,从此再无任何政治抱负,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酉时二刻三分驾崩于瀛台涵元殿内,去世时年仅34岁。庙号清德宗,谥号为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崇陵(清西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光绪   爱新觉罗   春宫   清朝   皇帝   戊戌变法   巡抚   皇太后   皇位   同治   亲王   台湾   大臣   慈禧   短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