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我又回到了老家

2021年5月8日,我和老伴一起踏上了回老家鲁西南的高铁。想想还是七年前回去的,那次是妈妈生病住院,这一晃就是七年了。这七年一别老妈妈已是82岁的老人了,虽然这几年她又住过几次院,我仅以寄些钱代替回去看望她,还好老人家都扛过来了。今年单位内退,我也有了时间,哥哥姐姐退休都回去看望老妈,我也朝思暮想这次终于成行了。虽然没有儿时对妈妈的那种依赖,以及回乡的那种期待紧张和少年的兴奋冲动,但心里还是有种欣喜高兴和期盼。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贺知章那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的确,儿时在老家生活了十年,现在已近六旬,这首诗对于我真的很贴切。时代的变迁,今非昔比。上学的时候从东北回趟家老仅火车就要坐二十几个小时,还要再坐汽车和三轮车才到家,现在高铁时代6个多小时就到家门口了。回忆小时候汽车都很少见,现在高铁高速修到家门前,真无语了。当天下午6点多从泗水南站下高铁大弟已等在车站门口,虽然不是豪车可三轮车也是他家里最豪的车了。几分钟来到了家门口老妈就等在了那里,老妈腰虽弯了许多,可精神还很好。老妈的院子还是老样子,可村里却有了大变化。由于建高铁站,村子要搬迁上楼,可上楼很多村民不适应,还是个难题。好在弟弟承包了东山,可以在山上住生活等。但是难题也出在了这包山上面。虽然看着抱着个金娃娃,可是眼下最缺的是钱和项目。现在果树桃和杏不挣钱,首先是村里劳力少,很多人出去打工了,雇不着人,人工费贵。再有是果价贱,果子丰产期已过,山上的收入少。在家的这几天,家人们也总是为没有好的办法和好项目着急上火、争论不休。第三个是老人和年轻人的想法不同,思想不同,经常闹意见。四弟为了挣钱,走了不少弯路,这些天经常东跑西跑,没有闲时候,现在还没找到好项目,真愁人啊!因为,即使找到好项目,投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再说,他们学识经历都有限,真很难把握和掌控。

好在老妈是个乐天派,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我和老伴陪着老妈说说笑笑,欢欢乐乐,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要离开老妈和老家了,头天夜里就开始下了一夜雨,按习俗弟妹老伴等几个人开始包饺子,吃个团圆饭。第二天雨还在下,也开始降温,老天好像在留客,可票已买好,老妈有些不舍,直到上了火车开出几百公里了还在打电话给我。小时候是小孩恋妈妈,现在老了是妈妈恋孩子!老妈今年养了22个小鸡,每天忙忙碌碌侍弄小鸡,就是留着哪个孩子回去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在火车站,老妈嘱咐我爱人每年回去看她老人家,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乡,踏上返回的高铁。再见了老妈妈,再见了美丽的小山村。看看家乡的马头山,看看高铁站下的小山村,不知下次回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泗水   乡音   东山   老妈妈   老伴   小鸡   村里   儿时   老人家   老家   到家   难题   小时候   家乡   年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