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妖除魔传(4)

降妖除魔传(4)

4 放牧双狮峰 练法方壶顶

慈观童年常常出入双狮峰牧牛。这双狮峰乃永福第二高峰,因山顶有双狮之象,故称“双狮峰”。其一峰称仙桃峰,高达千仞,相传为王母娘娘蟠桃会遗落蟠桃形成;另一狮岩峰,酷似狮形,方壶岩就处在半山腰。双狮峰峻山丛林,古木参天,绿树繁荫,奇岩怪石,恬静清幽。峰间常年烟雾缠绕,胜似仙家境地。有诗为证:

巍巍峭壁立山巅,随步云生别有天。

豹拳奇文依古洞,龙潜幽幽涌清泉。

钟声远应千山响,雾色长空万壑连。

登眺陶然忘薄暮,老僧留宿细说禅。

临近峰顶有一天池,其形似芭叶,面积千坪,水自岩涌,汩汩不息,清泉映影,池草茂倩,池中有池心亭,宛若瑶池之境,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这里产有稀世之物“红腹四脚鱼”,以及谷精草,为当年张慈观在饲牛空闲间所养所种,成医病救人之良药。

诗赞: 天侮奇峰耸云霄, 池寓危颠映碧水; 法水鲸鲵游嬉戏,畔有茗药誉神州。

而狮岩峰中有一悬崖峭壁,正是永邑之名胜“方壶岩” ,相传远古后羿射日时将一小块太阳碎片撒落于仙桃峰上,将仙桃峰撞开一大洞,霎时,洞口好比一只火魔,整日噘着血盆大口,吐出一条条火龙。大火到过之处草木成灰,山下田园荒芜,土地龟裂。极目四望,哀鸣遍野,民不聊生。

有一日,天上太乙真人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因多喝几杯玉液琼浆,显得悠悠晃晃,手提一壶甘露圣水,正驾云来到仙桃峰之上。回眸俯视人寰惨状,动了恻隐之心,随手将装有满能治百病之甘露水壶丢下,本想封住洞口,以救涂炭生灵,有道是“神仙难保一失”,怎会老仙醉眼昏花,把宝壶打偏一点,非但没堵住洞口,却落在仙桃峰前。因这方形水壶自高空而降,壶底摔破,甘露水汩汩渗出。于是仙壶留在仙桃峰前,变成“崖有千仞险,路无一步平”之峰峦。因山乃仙壶所化,外观神似方形水壶,故名“方壶岩”。其岩下滴落之圣水为“甘露水”,从此成为一方胜景名闻遐迩。

诗曰:为问山中境,空传海上名。

阁临云树尽,泉出石岩清。

叠嶂分他县,孤僧立化城。

未须愁短至,佛日倍常明。

正是人间有此胜景,幼年慈观一边牧牛,一边游遍方壶山巅,空闲之余,常常手舞足蹈,看似狂颠,实时练功,因模仿林中山猴动作,独创“猴拳”,又常观察牛之态势 ,练就“牛法”,以及林中飞鸟“鹤法”,至今方壶顶留有“演法场”仙踪。

一次, 慈观正入迷于练法,牛儿却常常走远,他生气过头,于是撒起尿来,就地撒尿画圈,把牛圈在里边。说来也怪,牛在圈里,无法走出,无草可食,终日不饱,后牛告东家,慈观即遭解雇,慈观闻知,遂用香火炙牛脖,牛从此再不能言,而牛项留有炙烧之黑点至今。

慈观练起牛法、猴拳常常废寝忘食。一日,正练着起兴,从夜半练至天明,浑身发热,恰母起早炊,但因春雨绵绵,家中柴薪全尽,慈观即以脚代柴伸入灶中,发起神功,锅中水沸饭熟,母无限惊奇,慈观施展轻功,越窗而走,消息传开,乡里乃知慈观是神人。

而后,方壶岩顶常见慈观练武身影,“猴拳”“牛法”“鹤术”均在此间创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奇文   人寰   后羿   仙桃   猴拳   王母娘娘   蟠桃   山巅   圣水   胜景   洞口   甘露   水壶   清泉   方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