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我游走在那条文种曾经走过的老街,街边溪水悠悠,两岸的倒影在水中摇曳。在轻漾的微波里,有一个隐约的身影向我走来,仿佛是文种回了故乡,我正欲仔细看,他便淡去了。听说文种被赐死后化作了钱塘江里的水,那奔涌而来的潮头,前面是伍子胥,后面就是文种,此刻或许他们结伴而行。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这条老街就是镇海区汶溪村里的老街,它沿着文溪自西向东绵延近一公里。我走在这条老街上,一路寻找着文种故里桥,沿途见到大樟桥、中心桥等,然而没有找到我要寻找的目标。这时恰巧一个老人走过来,我便问他文种故里桥在哪里?他指了指东方,对我说顺着溪边走,到了没房子的地方就是。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路向东,终于在村头的几间房子前面走到了一座石桥。这座桥横跨在文溪上,南北走向,是一座单孔石板平桥。根据资料记载,这座桥长6米,宽2米,厚26厘米。整座桥构造很简单,就是用三块长条平板石横放在溪面上。我很惊诧于这三块长而薄的石板,能够支撑着供人们行走,而不断裂,还坚持了这么多年。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桥面西侧横放着几块断石,断裂的痕迹清晰可见,断石上镌刻着“玉韫珠怀”、“寄怀于天地之间”等文字,以及一些雕花,不知道是废弃的墓碑,还是毁掉的桥栏。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最东侧的桥板侧面镌刻着“文种故里”四个大字,旁边有几行小字,字迹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下有些模糊,根据旁边的碑刻文字记载,写的是“民国十七年里人重修”。文种故里桥始建于何年何月已不可考,是文种亲自所建,还是别人代为修筑也无从知晓。文种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风云人物,距今已经2000多年,即便这座桥是他所建,也早已经风蚀在历史的车轮里。现存的石桥是汶溪当地秀才郭玉恒为了纪念文种的丰功伟绩,出资修建的。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在我驻足旁边观赏的时候,有一位老人骑着电动车走过来,看我脖子上挂着一个照相机,便停下来问我,是来欣赏桥的吗?我点了点头。她告诉我,这座桥有好几百年了,以前桥两边还有很多装饰,很漂亮,后来都被拆掉了,现在就剩下三块光秃秃的石板。我对她说,那多可惜!她说,是的呢,现在没看头了。说完骑着电动车走了。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文种故里桥现在是镇海区级文物保护点,虽然只剩下了三块石板,它毕竟承载了一段故事,铭记了一位古人,也让人记住了一个传说,值得我们前来观赏。

镇海这座古桥历史悠久,传说是越国大夫文种所建,然而少有人知

宁波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无数历史名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数不尽的历史古迹。这些古迹大都成为了文物,有些被人们争相瞻仰,有些却默默无闻地沉寂在田间荒陌。文种故里桥虽然不是在荒郊野外,却也并不广为人知,可谓是一个落寞的英雄。希望这样的文物能够得到妥善保护,让后人走近它,了解它,欣赏它,以及它背后的传说。

旅游小贴士:

门票信息:免费

自驾或者骑行:用手机搜索“汶溪村”,进入汶溪村后沿着老街向东走到底即到。

公共交通出行:可以乘坐383路毛力支线,在汶溪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钱塘江   老街   桥板   桥栏   前桥   海区   故里   石桥   古迹   石板   历史悠久   电动车   少有   文物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