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德国年轻人「间隔年」都干了些啥?

不只为了玩乐

01

又一年高考落幕了,之后是将近三个月的超长假期。

记得高考后的那个夏天,我基本上每天睡到自然醒,看了许多闲书消遣;和闺蜜一起去了趟人间仙境九寨沟,跟父母一道北上沈阳南下广州,天南地北走亲戚和看风景。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如果这段空闲时间更长一些,甚至长达一年呢?

除了吃喝玩乐,还可以做点什么别的呢?

02

我刚开始读博的时候,是整个组里唯一的90后。其他德国同事,时间上比我早开始两三年,年龄上却比我大四五岁。

因为他们在上大学之前,需要服一年左右的兵役或者民役

从1956年开始,德国实行了长达50多年的义务兵役制,直到2011年才改为自愿兵役制。年满18岁的年轻人必须要服兵役,不愿意服兵役的话可以用民役代替。

于是我这些出生于80年代末的同事们,正好刚上了义务兵役的末班车。

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德国年轻人「间隔年」都干了些啥?


虽然义务兵役取消了,但是出于惯性思维,很多人仍然觉得高中毕业之后,至少得花上一年的时间做点什么。

曾经的兵役制度,可能是德国「间隔年」(Gap Year)观念如此盛行的原因。拿到高中毕业文凭(Abitur)之后,相当多的年轻人并不急着上大学,而是会拿出一段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丰富阅历,增长见识。

03

那么在这一段空闲的时间里,德国年轻人打算干点啥呢?

如果呆在德国,他们可以开始实习,积攒工作经验;也可以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他们还可以在德国做志愿服务,去医院、养老院、红十字会、残疾儿童之家等公益机构做义工。

这种志愿服务可以增加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慈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和有钱人的事,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我有一个同事甚至当过志愿消防员,接受了非常专业的消防训练,比如在火灾现场看到身上着火的人,能够在3秒内用灭火毯把人裹起来然后带离火场。

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德国年轻人「间隔年」都干了些啥?


这项技能后来在化学实验室里派上了用场。一次实验课上,有个女生没有按照规定将长头发扎起来,结果华丽丽地被酒精灯烧着了。我同事冲过去把人拽到紧急淋浴器下,只用了3秒钟。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04

除此之外,很多年轻人希望借这个机会出国一段时间,所以有时「间隔年」也成了「出国」的代名词。

世界那么大,谁都想去看看。在国外,能做的也有很多:

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德国年轻人「间隔年」都干了些啥?


- 打工旅行

在目的地一边打工,一边用挣来的钱旅行,既能积攒工作经验,又能体验风土人情。

- 志愿服务

去公益组织做义工,帮助别人,锻炼自己。

- 海外实习

去大公司实习,获得宝贵的职场经验,同时还能提高外语水平。

- 度假

- 互惠生

去寄宿家庭帮忙做家务和带孩子,是一个学习当地语言和了解异国文化的好机会。

- 游学

以系统学习语言为主要目的的旅行。

05

总的来说,德国的大环境对间隔年非常友好。

一方面,Abitur的成绩长期有效,入学时没有应届生和往届生之分,职场上也不存在35岁的年龄歧视;

另一方面,德国政府为志愿服务提供配套资金支持,让年轻人能够在国家制度的保障下安心度过间隔年。

间隔年并不是奢华的旅行,也不是休闲的假期,而是一个探索世界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经过一年的工作、旅行和思考之后,这些年轻人大概会对世界和自己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就算没有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应该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成功不在于赚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健康的方式度过一生。

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德国年轻人「间隔年」都干了些啥?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德国   间隔   义务兵役制   兵役制   酒精灯   年轻人   兵役   义工   公益   假期   义务   同事   旅行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