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母不同命!都是魏璎珞孩子,为何一个是嫡出,一个只能算庶女?

对此问题,我和朋友们讨论后结果如下。

1. 虽然存在尊卑,但是也不是说只有嫡女才能为妻,还有只有庶子宁愿过继其他房的孩子也不要庶子的说法也很可笑。庶子的继承权的确不如嫡子,但是也不会不如过继来的儿子。

2. 慈安太后就是庶女出身,一国之后尚且可以是庶出何况是平常人家?那是因为满清没有那么重视嫡庶。

3. 就是礼法确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使是庶子,因为他爹是嫡子,他也比其他房已经在上一辈淘汰的叔叔伯伯家的孩子强。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具有这种强行确定继承人的规则和保护家产大部分不分割的性质,才会被推崇且实施了几千年。

4. 嫡长子继承,要看情况。首先,如果他爹是嫡子,然而他是庶子,在很多朝代是需要推恩的,就是看天意。

5. 其次在宋代压根不是看你爹是不是王位继承者,而是你有继承权,但是需要同其他房一起参加竞争,中途还可能出现有未继承王位的人过继到继承王位的人下面夺走王位。

6. 也不是看天意,说白了,看诸侯的心意,野心大,完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不削弱自己这支势力。没什么野心孩子多,不忍心,大手一挥均分或者多少分点,又或者是偏爱庶子。不存在看天意的,当然,凭自己本事继承的大有人在,别说嫡庶之争,就是一母同胞的也得刀光血影,我们这里不讨论。就是说,规矩就是这个规矩。

7. 汉唐封爵制度里面是,汉代乃至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嫡子自然继承爵位没啥问题,无嫡子,就会国除。所以这是他父亲继承了正式爵位的情况下。

8. 完整说法是推恩绍封。你说除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都被称为支庶。也就是说,其他儿子是新封的爵位,他们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

9. 爵位继承是一定看天子意思的,不是你说就可以继承。

10. 唐代以前,嫡庶之间犹如天隔。就连做官都尚且要看血统出身,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因为庶出不能永远卡在正四品,更何况爵位。而且你要看它文字所处位置,在古代,庶出在古代嫡子有两种意思,一是嫡出儿子,一是特指嫡长子。所以庶子也不一定说庶出儿子,是包括嫡出儿子。汉唐大致继承制度:王(列侯),第一继承人嫡长子,第二继承人嫡孙,第三继承人其他嫡子,以上是绝对继承人。以下是看皇帝心情的继承人顺序(绍封):第四继承人庶子(无嫡子也无嫡孙),第五继承人庶孙。我回家翻了相关书籍,其他朝代比如宋代,那绝对不是按照嫡庶来继承,只有明代还比较稳重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嫡孙   庶子   孩子   璎珞   继承权   爵位   王位   汉唐   继承人   长子   朝代   宋代   天意   野心   规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