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橙汁原料竟依赖进口,中国果汁为什么做不好?

广告里常说,有汇源,才叫过年。

但今年,至少对汇源来说,这年不太好过。

1月18号,港交所正式将汇源果汁摘牌退市。

60%橙汁原料竟依赖进口,中国果汁为什么做不好?


谁能想到,曾经叱咤中国果汁行业的汇源,最辉煌的时候市值超过300亿港元。

到最后,仅以54亿港元惨淡收场。

从一代果汁巨头的没落中,似乎也能窥得整个果汁行业发展的不景气。

事实上,2009年,中国近8000亿的饮料市场中,果汁还占有1/4的比重,十年间,果汁的地位已经下滑至不足1/6。

如今,在中国软饮top10企业的排名中,可乐、茶饮、水、牛奶以及功能饮料都榜上有名,唯独没有果汁。

果汁市场的日益萎缩,和背后的生产线脱不开干系。

就拿最典型的橙汁来说,柑橘类作为中国第一大水果品类,产量逐年升高。

每年9-11月,是橙子集中上市的季节,但橙子果汁厂一时却消化不了,导致大部分都被流入市场拿去直接吃。

结果贯穿全年,中国果汁厂的橙汁原料有60%还得依赖进口

不光是果汁依赖进口,果汁生产线也需要进口,尤其是一些高端大型的生产线,几乎全部是进口。

可以说,中国果汁的供应链看上去齐全庞大,实际上规模化程度并不高,一些关键设备和原料暂时还无法用国产替代。

60%橙汁原料竟依赖进口,中国果汁为什么做不好?


一边是持续低迷的果汁市场,一边是源源不断加入的新玩家。

包括农夫山泉、喜茶这样其他品类的头部企业,都开始纷纷涌入果汁行业,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果汁行业头部目前还不够集中,新品牌很容易“逆袭”上位。

目前,中国软饮行业的头部集中程度是大国中最低的,TOP 10的市占率是大国唯一没超过一半的。

而中国果汁TOP 5的市占率又是所有软饮中最低的。

除了汇源,你在第一时间里想到的果汁品牌寥寥无几。

其次,中国的果汁产业正在迎来一轮消费升级。

追求营养健康,又爱喝果汁的人,越来越多地选择“果”含量更高的中高浓度果汁。

这种高浓度、鲜榨的纯果汁,英文名是Not From Concentrate,简称NFC,也就是非浓缩还原果汁,与其相对应的就是From Concentrate(FC),浓缩还原果汁。

汇源的“100%纯果汁”其实就是FC果汁,将浓缩果汁兑水后罐装,成本更低。

60%橙汁原料竟依赖进口,中国果汁为什么做不好?


而真正的NFC果汁,价格比较高,保质期也比较短。

60%橙汁原料竟依赖进口,中国果汁为什么做不好?


如今,这个品类正在以每年10-30%的速度快速增长。

但是,想要推广NFC果汁,也并非那么容易,价格是最大的阻力

果汁业内人士高甲甲提到:国外买一升NFC可能2美金甚至不到,在中国现在可能买300毫升差不多这个价格。

可以看到,工业化的成本降价空间和货架降价空间是巨大的

中国人肯定会越来越认同中高浓度果汁,只是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10—20年也说不一定。

但中国果汁行业向高浓度和高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

2017-2019年,中国中高浓度果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9%。

而2016-2019年,低浓度果汁不仅市场萎缩了65.4亿元,占比也下滑了近10个百分点。

过去5年,无糖茶从市场份额忽略不计的小角色,一跃成为了一个115亿的大市场,对于NFC果汁来说,或许也一样。

如今大幕已经拉开,有人退场,有人登场,究竟谁能赢得满堂喝彩?且看后面的好戏罢。

60%橙汁原料竟依赖进口,中国果汁为什么做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橙汁   中国   果汁   汇源   山泉   品类   橙子   港元   浓度   头部   生产线   饮料   最低   原料   不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