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秘事——连载(一)

明朝时期在湘西的“三苗”地区有这样一个村子。

村子里的人世代传承下来一门手艺;那就是将客死他乡的人,用一种古老的方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让死后的亡人自行走回来!

湘西秘事——连载(一)


湘西一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死的时候三魂七魄不会立刻离开身体,当在七日之内回到故乡,入土为安方可转世为人。如若不然将会成了“孤魂野鬼”流落他乡。


所以当时湘西那里的人,另可花大价钱也要将他乡已亡故的人接回来魂归故里。


可那时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使得要想在他乡将已亡之人及时的运回来,途中亡人还不能遭到破坏那就极为的困难。


这就在当地催生出一种职业;湘西民间称他们为——赶尸人!


赶尸人有一种“秘术”可以使得已亡之人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不离体,且身体还不会腐坏。再由赶尸人手上拿一铃铛,名叫:镇魂铃!腰上挂一小锣名为:唤阴锣!右手拿着一根小锣棒,走九步就摇一次铃铛、再走四十九步敲一下锣,赶尸人一路口念咒语,撒着纸钱,后面跟着的是一排额头贴一黄纸符箓的已亡之人。


这些是一般的赶尸人,也是最早期的赶尸方法,这些方法会有很多的弊端;


一是在赶尸的途中只能夜晚行走于人迹罕至的林间小路,为的就是走大路怕会惊吓到路人。


二是铃铛几步一摇、小锣十步一敲,这样就极易被人听到,同样怕惊扰到路人。


三是一路上赶尸人也要吃喝拉撒,以前还专门有为赶尸人准备的客栈,可开客栈毕竟是生意,赶尸人也不多,生意也就难以为继。后来也就没有了客栈只能由赶尸人自己准备干粮,一路多有不便。


所以到了明末清初时期,赶尸人就不再用原来的方法了,改进后的方法更高效,听起来也更不可思议!


赶尸人只需将一件麻衣穿在亡人身上,额头的黄纸符箓藏于一头套里,再用糯米、朱砂放于亡人的七窍之中,眼睛用三层黑布系于后脑之上,头顶戴一斗笠,外面再穿一件常人衣服。


明末清初的赶尸人也无需再铃铛几步一摇、小锣十步一敲,赶尸人只需自己的手脚各贴上一道黄纸符箓,心中默念咒语,后面的亡人就会跟着赶尸人的手臂摆动、脚步行走!


这样看起来基本跟常人无异,也无需夜间走那林间山路,白日里也可正常行走于那集市中也不会被人发现,更不用担心惊吓到路人了!


故事要开始了!关注我看下一章《张大胆儿拜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湘西   黄纸   小锣   大路   流落他乡   明末清初   铃铛   林间   常人   他乡   客栈   额头   路人   途中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