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又是一年夏季到,这时候的内蒙草原又到了一年最美的时节了

碧草、蓝天、洁白的蒙古包,构成了你想象中的美景

无论是辉腾锡勒、希拉穆仁、呼伦贝尔、科尔沁、乌兰布统,每一片草原,现在都在用它最热情的一面,等待着你的到来。

那么来到了草原之后,都要干点什么呢?总不能是窝在蒙古包里打王者吧,所以今天我就来向你介绍下,来到草原之后必做的10件事。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一·献哈达和下马酒

草原人民都是热情好客的,所以初到草原之后,会受到草原牧民热情的接待。基本上就是这两项礼仪,下马酒和献哈达。下马酒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礼仪,其饮法是:首先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最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喝完下马酒之后,草原人民就要为尊贵的客人献上哈达了,“哈达”是藏语译音,其面料一般是绸缎的,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蓝色的,长度在一尺五寸到八尺之间。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二·骑马

来到草原之后,骑马肯定是所有人对于草原活动中最向往的了,虽然说在城市里也能骑马,但是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好像在城市里开越野车和在野外开越野车一样。如果你的骑术精湛,就可以像歌里唱的那样“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杂耍”,策马扬鞭,活的潇潇洒洒。哪怕你骑术一般,也可以绕着既定线路,骑一圈,在天地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三·祭敖包

祭敖包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古时的祭祀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血祭,即人们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所赐,只有宰杀牲畜来报答天地,才是诚心诚意,以谢天地之恩。因此宰杀自家最好的肥牛、肥羊,用血肉来祭祀敖包、涂抹敖包。酒祭,即《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撒酒祭奠。就是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一滴地洒在敖包前,祈求幸福火祭,即蒙古族把火看成是最圣洁的,因而以火祭祀敖包,在敖包前点起篝火,把供物、祭品投入火堆里一同烧之。玉祭(在修复舍不歹村敖包时,从主敖包内挖出玉石、翡翠、玛瑙、碎金银、珠宝;张及营子村敖包里曾挖掘青铜鼎;推朋村敖包里扣放着铸铁锅),就是把自己最贵重的珠宝、钱物放于敖包石堆下,奉献给天、地、神的代表——敖包。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四·草原射箭

之前不是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么,说内蒙人高考要考“骑马和射箭”。所以可见内蒙的射箭,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标志了,那么来到了草原,怎么能不感受一下内蒙人的高考项目呢?蒙古族射箭比赛分立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射箭的场面非常壮观。射手在颠簸的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发箭,一马三箭要在规定的跑道上射完,如果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虽然你可能没法在马背上射箭,但是我们可以体验下平地射箭的乐趣,一箭正中靶心的快感。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五·蒙古民俗体验

感受完草原的风驰电掣和意气风发之后,我们当然应该在来点特色体验活动。旅游中欣赏美景是一部分,感受民俗文化则是另外一部分。所以来到草原之后,肯定要感受下蒙古族特色小活动,比如在牧场跟随牧民,学习制作奶茶;挤羊奶,喂小羊;跟着蒙古族人民,学两句蒙古语;穿上蒙古服拍照;烤制羊肉串。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六·入住蒙古包

既然来到草原了,当然也要体验一下特色的蒙古包了。在蒙古包里睡一晚,舒适度肯定没有酒店的好,但是这也算真正的做了一回草原人。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七·烤全羊

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当然要尝一尝内蒙特色的美食了,首推肯定是烤全羊了。草原的羊肉可比中原的羊更好吃,少了膻味多了一些甘甜,因为这里的羊真的是吃草长大的。烤全羊,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是上层人士在逢年过节、庆祝寿辰、喜事来临时常烤全羊用以招待尊贵的客人的珍馐佳肴,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作为内蒙最尊贵的菜,烤全羊上席时,都还会有一个开羊仪式。由专门的司仪吟唱全羊赞词,介绍烤全羊的来历,然后从客人中选出一男一女作为王爷和王妃,代表客人接受主人献哈达和敬酒;之后由蒙古族歌手给大家献歌,最后再由师傅把肉切好分给众人。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八·诈马宴

如果说烤全羊只是一道菜的话,那么诈马宴则是一个宴会。诈马宴原本是元朝时期宫廷大宴。距今七百多年前,元朝太祖忽必烈每年巡幸上都,都要大摆宴席,招待宗亲、大臣、近侍等人员,也称“质孙宴”,即诈马宴。这是一种集宴饮、歌舞、游戏、竞技为一体的欢庆活动,是当时最奢侈、最隆重的宴会。质孙宴的参加者必须穿质孙服,宴会连续开三天,与会者每天都换一次衣服。

现代诈马宴仪式一般分为金帐迎宾、千宫质孙、诸王入宴、祈福求祥、御膳珍肴等环节。宴会开始,司仪唱起古老的《全羊赞》,举行“喝盏”仪式。席上尊者端起银碗,用右手无名指沾酒,对空弹洒敬长生天,对地弹洒敬大地母亲,沾自己前额敬祖先,然后蒙古族歌手捧哈达敬酒献歌,大家共同举杯,开怀畅饮。

可以说,诈马宴不仅是一个宴会或单一的饮食文化,更是一种融饮食、礼仪、服饰、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

想象一下,走进蒙古大帐,穿上华丽的民族盛装入席诈马宴,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天籁之音“呼麦”,您是不是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九·篝火晚会

酒足饭饱之后,当然需要运动一下,消消食。那么我们不如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来感受下内蒙人民的热情。入夜的草原,燃起熊熊的篝火,人们随着悠扬的马头琴,飘然起舞,如入仙境。蒙古人自古就崇拜火,在遥远的古代部落社会,认为火在开天辟地中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大地是马蹄踏出的火星,燃烧灰尘覆盖大水变成的;云彩是马蹄燃起的大火,烧烤大水使水蒸气漂浮升起形成的;星星是马蹄溅起的火星,升入高空才永远发亮的。

我们在草原上蹦迪,围着篝火,闻歌起舞,在这苍茫的草原上,欢声笑语,一起感受着另外的一种喧嚣。

来到内蒙草原必做的十件事

第十·草原观星

待到篝火燃尽,繁华退却。躺在草原上,仰望星空,你肯定能看到星辰大海。因为这里没有城市里的灯光,没有车流的污染,只有远方点点的灯火。所以星光会显得更加明亮,那天边的北极星便是这片草原上最亮之所在。看着银河里闪烁的星光,躺在草原上,耳畔或许是虫鸣之声,你会感受到草原的静籁一面,最安静的一面,让你放松心灵的一面。

当然除了这些,草原上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着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内蒙   哈达   蒙古族   草原   蒙古   敖包   蒙古包   牧民   篝火   无名指   祭祀   马蹄   宴会   右手   客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