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公元1405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励精图治,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趋于稳定,相较之前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在这样国富民强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宣扬明朝的威望与思想文化,三宝太监郑和受朝廷之命下西洋。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马六甲是舰队在下西洋的途中的必经之地,为了方便停歇,马六甲逐渐演变为了舰队的补给点,而在当地,有一口十分神秘的水井:三宝井,数百年间一直被不同的国家所争抢,那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其实马六甲王朝还没有完全建立,当时这片土地还叫做满刺加国,只是一个十分贫寒的小渔村而已。

村里的渔民们终日里依靠打渔为生,后来随着世界航海业的不断发展,各国都争先将航海业作为自己国家发展的中心。

而满刺加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通道,成为东西道路的交通要塞。因此,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角度上,这个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口。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其中,就包括来自苏门答腊岛的巨港王子,这位王子具有十分长远的眼光,他认为凭借满加刺国的地理位置将来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于是就定居在当地,马六甲王朝也逐渐建立了起来。后来郑和受朝廷之命下西洋,每次都要途经马六甲王朝,因此与这个王朝联系也较为密切。

1405年,因船队的副使王景弘生病,郑和所带领的舰队停靠当地,结识了马六甲王朝的国王,两者言语探讨之后,郑和十分欣赏这位国王,于是就向他讲述了远处明朝的繁华与兴盛,劝说马六甲的国王以藩属国的身份臣服明朝。

这样马六甲也能依仗明朝的实力发展起来,马六甲国王听了之后也被折服了,于是答应了他。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郑和回到明朝之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明成祖,在不费一兵一卒的前提下,征得一个藩属国明成祖自然很高兴,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表达明朝对马六甲王朝的重视,明成祖下令将汉宝丽公主嫁给马六甲国王。

当时马六甲的国王名字叫做苏丹满速沙,得知此事之后也十分高兴,毕竟迎娶大明公主在当时来说是十分荣耀的事情。

可当时马六甲在社会的各方各面还不算发达,为了防止公主到来后水土不服,苏丹满速沙还特地下令在马六甲为其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居住区域,公主从此便在这里定居。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路过马六甲,还特地去往这片区域探望公主,当地虽吃穿上十分齐全,但日常用水却很不方便,为了解决公主的用水问题,郑和便命人在这里打了一口井。

后来,井是打好了,可从其中喷涌出来的井水却十分浑浊,不能饮用,当时负责打井的士兵们都十分为难,想着要不要重新再打一口。

郑和知道此事后直接从井中舀了一瓢水不管不顾的喝完了,没想到在郑和将污浊的水喝下之后,井里面的水突然变得十分清澈。

因为郑和在朝廷中的称号是三宝太监,为了纪念他,人们也将这口井称作"三宝井",连带着这里的山也称作三宝山,山下的寺庙也称作三宝庙,由此可见,郑和对当地人们的影响之深。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三宝井能够正常使用之后,一直是仅提供给汉宝丽公主的,可随着岁月的变迁,汉宝丽公主也去世了,其居住的这片区域也开始对外开放,郑和与三宝井的传说慢慢的在人们之间流传开来。

起初,人们对这口井的寓意还算美好,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多次都来到马六甲,人们就互相传颂说是因为他喝了这里的井水才能够再次回来,于是很多人也来这口井中淘水喝,寓意自己将来离开家乡之后能够再次返航。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可慢慢的一传十、十传百,这个传说就有点变味了,甚至说这口井能够消灾治病、逢凶化吉,虽然越说越离谱,但人们还是对这口井有着敬畏之心。

到清朝末期,当时掌权的统治阶级昏庸无比,作为重要港口的马六甲自然逃不过各国的争抢,数百年间,三宝井先后被四个国家所占领,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争夺战争从未停歇过。

郑和马六甲挖了一口井,600年间遭4国争抢,这口井有何特殊之处呢

然而,即便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三宝井依旧矗立在马六甲地区,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苏门答腊   水井   印度洋   藩属   明朝   王朝   井水   舰队   朝廷   寓意   太监   年间   国王   公主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