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琉璃河石桥,呈南北向,琉璃河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北的京石公路上,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米,为11孔联拱石桥,中间三孔东西两侧拱券顶部各雕有一精美镇水兽头,桥体用巨大石块砌筑,桥面两侧条石用“铁锭”连接。桥面东西两侧有实心栏板和望柱,东侧有栏板97块、望柱96个,西侧有栏板98块、望柱97个。西侧南数第34根望柱西南棱角上刻有“石匠三千名”的记录。琉璃河石桥“为朝宗孔道”、“京南要隘”,对南北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琉璃河石桥开工后,因财力不支,工部尚书甘为霖“请行开纳事例,通查各省无碍银及变赏大隆兴寺基银,一体解赴工所,仍摘发河南、山东班军应役”,得到了明世宗的应允。甘为霖在筹措经费时曾说:应天府库贮后湖赎金约10万两,请发3万两输工所。后南京给事中游震得上奏:贮库仅有银5万7千余两,今次造册修库等项工费加上织造借用,经费已经不足。甘为霖妄增其数,推诿责任,应治他罔上之罪。明世宗下旨:“后湖银令存留供用,为霖急于济工,心本无他,自后稽查钱粮,务宜详核。”后甘为霖因病去职,不终其事。

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癸酉,诏令工部尚书甘为霖回部管事,由本部左侍郎杨麒代视琉璃河桥工。与杨麒一起督修石桥的还有内官监太监陈准、袁亨等。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五月乙丑,琉璃河桥完工。“赏管工工部左侍郎杨麒银五十两,丝四表里。内官监太监陈准、马广、袁亨银三十两,丝四表里。升工部员外郎刘廷诰、主事杨侯钺各俸一级。”建造琉璃河石桥的同时,在桥的南北两侧还建有两座牌坊。嘉靖二十五年五月乙丑,明世宗下诏名其北牌坊为“天命仙传”,南牌坊为“利民济世”,后又命北牌坊为“仙积”,南牌坊为“永明”。最终南北二坊被命名为“咸济”、“玄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杲等在修琉璃河桥堤时,此二坊也得以新饰。清康熙年间,二坊已坏废,从此未被重修。

建造琉璃河石桥,耗费巨大,共取用各处帑银30余万两,内钦助银93800余两。

由于无堤捍御,每遇溽暑水发,环桥南北尽为巨涛,难以越渡。嘉靖四十年(1561年)仲冬,明世宗获悉后,钦降帑银8万两,令徐杲总理,治理水患。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孟冬,由徐杲规划,郎中王尚直、员外郎鲁一经、内官监太监杨用分理,在桥两端用条石修筑2堤,各长500余丈,中添小桥一座,长4丈5寸、阔3丈5尺、高1丈3尺5寸,并设水沟8道,以杀水势。

2《敕修琉璃河桥记》,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立。该碑主要记述了明万历年间修缮琉璃河石桥及路堤的史实。据1959年1月北京市第1次文物普查资料,该碑位于琉璃河石桥南头东边,西向,螭首,长方座,雕两龙戏珠,额题“敕修琉璃河桥记”。碑高32、宽118、厚0.4米,座高11、宽165、厚0.85米。保存状况比较完整。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拓片,高214、宽1.11米。该碑由沈一贯撰,包渐林正书并篆额。此碑今已不见,仅有碑座还在原地保留。

明万历年间,石桥南侧三洞坍塌,路堤也有泐有拆,过往行人无法通行。明神宗获悉后,产生恻悯之心,神宗母慈圣太后首先捐银1万两,六宫而下也都有所捐助,神宗出银29054两,不足之数则佐以水衡钱及各处进助银两,令内宫监太监何江前去修造B28?,“发涿州贮库以备支放”。工部主事胡瓒因精壮勤慎,被一同派去督修。但因内工浩繁,库藏空虚,难以措办,只得先行修缮坍塌三孔,以济时艰。自庚子(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冬到壬寅(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春,石桥和路堤修缮完毕。由于胡瓒等节省开支,省费7万有余。

在修缮过程中,万历二十八年九月丙寅,因琉璃河悬木安石,派遣督工部臣祭告后土司工之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月,天津税监马堂进助琉璃河桥工银500两。万历三十年三月辛卯,命辅臣撰述琉璃河桥碑文。

3《敕修琉璃河桥海潮观音庵碑记》,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刻。该碑主要记述了明万历年间修建琉璃河桥施茶海潮观音庵的情况。据1959年1月北京市第1次文物普查资料,该碑位于琉璃河石桥北头路西,南向,螭首,长方座,雕两龙戏珠,额篆“敕修琉璃桥海潮观音庵碑记”。碑高3.2、宽1.05、厚0.34米,座高0.9、宽1.48、厚0.69米。碑下截泐甚,阴无字。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拓片,高2.04、宽1.02米。该碑由胡瓒撰,碑文为正书。该碑今在琉璃河桥北头东边,已残,残高约1.68米,碑座已不见。

万历年间,何江和胡瓒在督修琉璃河石桥时,取诸余材暨役徒之旷者,在桥西北隅建海潮观音庵,前殿后寝,各若干楹。皇太后又发帑银600两庄严肖像。“于桥侧治买随庵香火地二百七十亩以供本庵施茶香火之需,何监(江)题准礼部给札与香光寺主持真奉兼领琉璃河桥头观音庵施茶。”琉璃河桥海潮观音庵成为香光寺下院。祠前为井,又植柳堤旁,树林荫蓊,行者得以在途中休息且不病渴。

明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庚子,工部议修琉璃河桥工,估计钱粮,将事例银通融支给。明熹宗命核实如议行。

明代修建琉璃河石桥时,“巨石砌至水底,其下柏桩栉比”,极其坚固,300余年经数十次大水,毫无损伤。光绪庚寅(1890年)夏,连日大雨倾盆,山水暴发,异常汹涌,将桥冲断20余丈。为供行人通行,只好在桥东添设渡船。然而两岸行人久候争渡,几至相殴。此事上闻于朝后,国家立即调拨巨款,命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监修,年余竣工。

1984年5月24日,琉璃河石桥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15日,一条飞架在古桥西侧的全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竣工,老桥得以退役。本世纪初,琉璃河石桥南北两侧破损严重。

2001年3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派人到琉璃河石桥现场勘察,确定修缮方案。5月25日,举行琉璃河石桥修缮工程议标会,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中标。6月5日,琉璃河石桥修缮工程开工交底。7月19日,琉璃河石桥修缮工程举行开工仪式。2002年9月25日,琉璃河石桥修缮工程竣工并对社会开放。

古桥已有近500年历史,仅次于卢沟桥想,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长166.5米,柱头丢失,会重新安装。

大桥在90年代初还是一条交通比较繁忙的大桥,10几年自从修好新桥后,就没再通过车,已多次维修。期待桥头修好全貌。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琉璃河古桥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石桥近观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古桥右侧 琉璃河新桥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纯石头的古桥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古桥特有的古代气息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石桥东侧石碑:历代皇帝赐的石碑


北京房山琉璃河古桥:古桥的历史详情介绍

石桥和新桥之间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神宗   房山   国家图书馆   牌坊   碑座   路堤   栏板   工部   嘉靖   海潮   北京市   石桥   万历   太监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