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广东梅州的梅县有一个松口古镇,曾经是岭南四大名镇之一,不过在全国范围来看,松口古镇的名气并不太大,但这里有着独特的华侨文化,沿着江边还有大片的骑楼古建筑群,以及早已停用的火船码头,让人穿越回到过去。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松口这座小镇,位于梅江下游,古镇沿着梅江而建,古镇已有千年历史,是客家先民从福建迁往广东的始居地之一。自明朝末年开始,松口就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这里水路交通方便,松口港曾经是广东内河第二大港,不仅仅是广东的客家人,连临近的福建、江西客家人也来松口乘船。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最早从明末开始,松口就出现了中西合璧风格的洋楼,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数百年来,无数的客家人从松口出港,去国外打拼,这其中包括了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和他信、英拉的曾祖父邱顺盛。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梅江边的火船码头,虽然早已经停用,但依然是古镇上的地标。码头上建了许多的铜像,都是当年客家人下南洋的场景,他们提着行李箱,家人在码头送别。这个火船码头最多时每天有300多艘船停靠。松口自古就是一处商贸集散地,鼎盛时沿着江边有20多个码头。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就在火船码头旁边的松江大酒店,已有80多年历史,直到今天也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许多出海的客家人,临行前都会在这里住一晚上,天亮后就要告别故土和亲人,这样的离别场景每天都要上演。对于不少人来说,这是他们在祖国住的最后一晚。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松口古镇虽然历史悠久,但并不是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游客不多,大都是当地人生活于此。老街上依然延续着旧时的繁华场景,有不少经营当地特色小吃的商铺,肉丸、笋粄等都值得一试。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目前松口镇约有7万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有8万多人,可以说松口镇几乎家家户户都跟国外有联系。松口在中国的海外移民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2013年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松口古镇原松口港务所门前建起一座中国移民纪念广场,这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大陆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

广东这个小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联合国在此设立移民广场

如今随着水路运输的没落,松口古镇早已经不是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通过留在江边的这些废弃的设备,依然能感受到古镇当年的繁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南洋   客家人   骑楼   广东   梅县   大港   梅州   移民   曾祖父   联合国   福建   江边   古镇   中国   码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