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洞穿人心的心理效应

来源:网络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比如,

年龄变大导致了人们能力的衰退吗?结论:一定程度上,衰老是个被灌输的概念。老人能力的衰退,不单是生理的衰老,更多的,是心理的衰老。示例:返老还童实验哈佛大学兰格教授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将房间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样。他邀请16位老人,在时空胶囊里生活了一个星期。结果发现,在20年前的环境里生活一周后,这些老人的身体都有了明显改善。视力、听力、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也都明显提高。


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效应,你就多了一双洞察人心的眼睛,减少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迷茫。

01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发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她曾让参与者做22件事,但是其中有些在完成前就会被打断,之后让参与者回忆自己所做的,结果更多的人想起的是那些未完成的事情。

因为留有遗憾,所以耿耿于怀。

所有缘分,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姿态。


5个洞穿人心的心理效应

02沉默效应


曾有一位厂长打算低价处理厂里的一批旧机器,他估算的最低价格为50万美元。 谈判中,一个买主针对这批机器的缺陷,滔滔不绝地抱怨了很久,说它们早就被淘汰了,品相也不好,根本值不了多少钱。 厂长一言不发,耐心地听着对方的抱怨。 最后,那位买主不再指责,突然蹦出一句:“这批机器我最多只能给你8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可真不要了。” 厂长大喜,当即与他成交。

希望别人对你说实话,在他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并保持沉默,此时相对安静的空间,会让有所隐瞒的他,感觉到压力,不自觉地对你说出实话。


5个洞穿人心的心理效应



03杜根定律


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自信并勤于实践,让你永远手握坐票。换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

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


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所以职场人需要做的是:出色的工作,先点亮心中的自信明灯。


5个洞穿人心的心理效应


04布利丹效应


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 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驴」。


职场中,在资源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想要做好事情,先分清轻重缓急。


5个洞穿人心的心理效应



05视网膜效应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你花了很长时间深思熟虑买了一双鞋,正沾沾自喜时,却突然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好像看到和自己撞鞋的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指的就是收集信息上的偏差。

一看见有人年薪百万,就以为遍地是富豪;

一看见直播获利颇丰,就以为赚钱很容易。

其实,真相是我们只是选择了自己想看的一面,对背后的艰辛选择视而不见。

所有你艳羡的生活里,都藏着你不能吃的苦。

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尼克   效应   心理   人心   视网膜   买主   参与者   犹豫不决   厂长   胶囊   衰老   自信   老人   现象   机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