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松乔楼”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座东北向西南,和很多城市化的村落一样,愿意留在围屋里的人越来越少,古围屋松乔楼都因年久失修大面积坍塌,四处残垣破瓦、杂草丛生,曾经光彩夺目的百年古村面临凋零之危。
经过一系列的修缮和改造,如今的木公幌变成了——秋长谷里,在保留客家村落文化和古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了民宿和文化体验。“秋长”是由秋溪、 长兴 两乡各取首字而成,它四面环绕着小山头,非常符合谷里间的这个名称。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俯瞰秋长谷里,院门口一个大水潭,四周都被农田包围着,田里的农作物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再远一些,它处于一圈山丘中的谷地。可以说居住在这里的人,是开门有山有水的风光。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来到谷里时正是下午4点多,夕阳暖色的光线把秋长谷里的围屋,池塘,镀上一层暖黄色。游客三五成群,在围屋里外流连,甚至还有孩子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放起了风筝。屋前是半月池塘,屋后是瓜果菜园,一派田园农家的景象,瞬间回到了童年记忆里的小乡村。这里除了精品民宿外还有古韵书院、吉他音乐馆、香道馆、书吧、宗祠博物馆以及瓜果采摘等体验。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客家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这是一种“饮水思源”的孝思表现。围屋第一排共有五个门,中轴大门是叶氏祠堂,里面有关于木公幌村的起源、客家围屋的历史的一些简介。叶氏祠堂是传统的三进式,一进为门厅,二进为中厅,三进为上厅,每一进之间以天井相隔。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修复后的祠堂,古香古色白墙瓦砖,喜庆的灯笼对联,一下就将你带进了百年前,老宅子还是鼎盛时期的样子。漫步在庭院中一个又一个的中庭和天井,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也有人像我一样,站在边上抬头仰望这一隅天空,想象一百年后这里的样子。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还在航拍的时候就被围屋内的最后一进的一面石墙吸引了。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原来这面墙是翻修的时候特意留下的一面老墙,老墙像是一面牌楼,墙上还保留着四个门洞,用钢筋加固了一番,微微泛黄的颜色充满历史感。漫步在围屋内,这些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老物件还有很多。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谷里的每一处中庭都各有特色,这里是鹏城饭店旁边的天井,设有花坛若干,但却没种花,而是放置了很多假山。两旁的排水渠也是几百年前沿用至今的,不管下再大的雨,松乔楼任何一处都不会积水,这些排水渠,会将所有雨水送出去。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谷里的指示牌并没有多奢华,简简单单的几个大字,几盆绿植,白墙灰瓦,古树参天,更加突出了秋长谷里独特的风格——自然、宁静,多了一分平淡。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院子里的小可爱,不亲人也不怕人,早上吃早餐的时候也见到了它。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华灯初上,夜间的谷里别有一番风味,在灯光的作用下,围屋看起来华丽了很多,更增添了一些温暖的感觉。

惠州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居然那么好住,春风十里不如秋长谷里

【门票】免费
【地址】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木公幌村松乔学校北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客家   排水渠   惠州市   道木   长兴   惠州   首字   中庭   天井   祠堂   瓜果   村落   池塘   屋内   屋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