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西太行(六)

自驾西太行(六)

“现在我们来到了太行山里的一个山村,请问大家,这里什么最多?”

面对着昔日的伙伴,我站在于家石头村清凉阁的一块大石头上,慷慨激昂,信口开河地讲解着。

有人答:“石头最多”。

“恭喜你,答对了”。我看了,是王一。

我继续忽悠,“所以这个村就叫石头村。我们面对的这座楼,就是石头的典范建筑,它叫清凉阁。这个村的人是于谦的后人,所以这个村的名字叫于家石头村。”

当我正在口若悬河,准备继续讲故事的时候,我的旁边不知啥时候站了个导游,哈哈,我这是抢了人家的饭碗,赶紧让贤吧。

自驾西太行(六)

说是明代于家村有一个人,白天在娘子关打工,晚上回来修建清风阁。这清风阁要修多高,没有规划,但有个要求,就是能看到北京天安门,那时候就满怀豪情望北京啦!

这个人有点zeng,不让别人帮忙,自己一个人干。

选了块大石头,在上面开始摞石头,石头也是就地取材,没有水泥,没有糯米,干打垒,所以建材不规整,大小不一,就这样干了25年,才盖到第二层。后来受伤过世了,人们才建的第三层。

请记住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叫于喜春。

自驾西太行(六)

小朋友也很喜欢这里哦。

自驾西太行(六)

村里人说“一块石头一匹梁、一块石头一堵墙”。

自驾西太行(六)

可以看出石头大小不一,薄厚不匀。

自驾西太行(六)

地基

自驾西太行(六)

进出村子要从这里过。

自驾西太行(六)

古朴而雅致的清风阁

自驾西太行(六)

巍峨的清风阁

自驾西太行(六)

于家祠堂的一棵柏树,纹理上下不一样,上面五个杈枝表示五个儿子。

于家村目前还保留着每年新出生的婴儿,过年祭拜祖先的时候,名字要写在祠堂的墙上,祈求祖先保佑。

自驾西太行(六)

在别的建筑上没有更出彩的东西,就是石头的世界。

自驾西太行(六)

入户全是台阶,对现在的生活有点不方便。

自驾西太行(六)

原来村里的学校,也是石头墙。

自驾西太行(六)

现在是民俗博物馆。

自驾西太行(六)

正午的阳光下,看看大院。光线是真硬,比金刚石都硬。

自驾西太行(六)

再看一眼清风阁。


我想起愚公和知叟的故事。

愚公要搬山,知叟问他:你老了怎么办?

愚公说: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掉吗?

知叟又问:你如何保证后代会持续挖山呢?

愚公悄悄地对知叟说:我告诉他们山里有矿……




关注“茶影在旅途”,相逢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太行   愚公   大石头   干打垒   天安门   薄厚   孙子   山里   祖先   村里   北京   清凉   石头   儿子   大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