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珠峰不仅长高了?竟然还会“走路”?

“我们自己的山,我们自己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登上去。”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我首先会用电影《攀登者》的这句台词回应你。


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途经绒布冰川和东绒布冰川,向更高海拔开启冲顶测量。这是继1975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后,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时隔15年再次出发,用双脚测量“中国高度”。

听说珠峰不仅长高了?竟然还会“走路”?

珠穆朗玛峰主峰


时隔15年再给珠峰量量身高 有啥意义?


为什么要给珠峰测量高度?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活动较为活跃,地震频繁而强烈,因此珠峰高程会在不断地变化。同时据专家介绍,由于板块的挤压,珠峰相对位置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移动速度是每年4.2厘米,朝着东北方位移,这个方向对着的就是长春。


珠峰高程和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说明了地理板块和地壳也是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对珠峰定期进行测量,对于监测地质变化、生物圈和岩石圈有着重要的意义。


或许你会说,这不就是专家的事,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No!No!No!珠峰高度的测量,不仅仅对地质考察产生重要影响,还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在此次珠峰登顶测量前,国测一大队就已经在珠峰脚下和西藏各地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工作,从中获取的重力、水文、气候、土壤数据,可以与往年资料相结合,为冰川监测、地壳运动和生态环境提供新鲜的资料。比如,在西藏地区建房子,当地的地形图是十分必要的,珠峰是绕不过去的关键;再比如,西藏的公路和铁路,也会随着根据勘测出的数据,进一步进行规划和改造。


测量为啥不能用无人机?非得要人登顶测量?


测量珠峰到底有多难?在国测一大队原队员邵世坤记忆中,营养跟不上,呼吸困难,没有体力,脸上烂两层皮,嘴肿得像猪八戒,45年前的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而对于国测一大队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任秀波来说,十五年前,在珠峰的6500米到7028米高度之间,眼睁睁地看着前面的一个登山队员掉进冰裂缝,更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既然测量珠峰那么难,中国现在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为什么还要用人的脚步去丈量呢?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敢闯敢拼的精神,更是因为对精准度的考究。


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监测的卫星遥感影像技术,虽然可以获取地表的一些位置信息,但从对珠峰的测量来说,精准度还是不够的。没有人从顶峰测量的数据,就只有卫星遥感影像测量出的是雪面的高度,而没有雪的深度,则不能作为一个准确权威的结果对外公布。


那么直升机、无人机为啥也不行?要知道,珠峰顶上的区域狭小,在珠峰顶上作业,对直升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飞机的螺旋引起的风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同时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也无法在峰顶飞机,更别说测量了;何况峰顶气温低,机器在那样的环境下大概率会出现失灵的状况。


再说了战标(一种在登山测绘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也需要有人带上峰顶,这样在山下布设观测点,才能更加精准地照准峰顶的测量目标,从而测量出精准地角度和距离。


对于测量精准的数据,人们自然也不会吝啬于借助科学手段。测量珠峰也是。据了解,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运用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获取平面位置、峰顶雪面大地高等信息,这是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也将在这次珠峰测量中“大展身手”。


物资保障很给力!氧气运输交给牦牛队!


据了解,此次测量登山队共有30多名队员,由中国登山队的专业登山运动员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的测绘人员组成,其中国测一大队共8名队员。如果测量队员对珠峰顶部的重力测量成功,那么意味着中国将首次实现测绘队员与登山队员一同登顶的目标。


那么这么多人的物资和登山路线又是如何保障的呢?据介绍,此次登山还有6名修路向导、7名北坳运输人员、20名海拔8300米运输人员。在到达珠峰大本营之前,氧气等物资一般都是靠牦牛或者马匹来托运;在大本营至高营阶段,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安排夏尔巴(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协作向上运输,部分应急物资可能安排直升机运输;但从高营至峰顶,则需要登山队员携带重要装备,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登顶。


从目前进展来看,5月7日下午17时30分,35名队员顺利到达海拔6500米的营地;5月8日,测量登山队在攀登到海拔6700米的时候,发现攀登路线上有流雪的危险,全体撤回前进营地;5月10日,修路组将前往海拔7028米处进行探路,判断北坳以下路段的流雪危险性,以确定接下来的日程安排。


时隔15年,中国人不畏艰险,再次向珠峰前进,不仅是要用精准的数据测量出中国的高度,更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砥砺前行、永不言败的攀登精神。向攀登者致敬,期待他们平安凯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珠峰   喜马拉雅   冰川   登山队员   无人机   登山队   高程   峰顶   精准   海拔   中国   大队   板块   测量   队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