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一、京城胡同美妙时节,寻访安徽会馆,只为看到腾退修缮前的原貌!

这个季节是走访京城胡同的最好时节,尤其是休息日,可以好好感受京城胡同里的人间烟火气。周日来到了虎坊桥西北的后孙公园胡同,这一片区是北京南城近代城南文化的起源地,这里有京报馆、林海音的故居等。此次主要想探访建于清朝时期距今150多年的安徽会馆,因上次走过会馆后面琉璃巷时,看到了安徽会馆著名的戏楼顶端,而不能进入。

安徽会馆的戏楼部分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貌!可能是会馆周边的房屋都成为民居,隐藏于胡同深处,很难被人发现,我想大多数北京人,不是住在这边的也不会知道。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琉璃巷胡同远望安徽会馆戏楼屋顶

其实安徽会馆在当年很有名气,这是个占地9000平方米的连环套院,三套院落相互通达,拥有219间半房屋的非凡气度;这座会馆区别于当年在京城的其它会馆,不是专为进京赶考的举子设立的"宿舍",也不是当地在京的行业会馆,而是专供安徽籍淮军将领和达官贵人在京活动的场所。据清光绪年间《京城安徽会会馆存册》记载,安徽会馆分为中院(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开有三道大门,内有中夹道、西夹道将三套院落分开,夹道间开的门又将院落连成一体,无论从哪道大门进去,都能通达各处。当然这里最为显著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戏楼,此乃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安徽会馆原貌示意图

我常年拍摄北京胡同,这里曾三次路过都没有看到,也是没有诚心寻找安徽会馆,就匆匆而过。此次来访主要得知目前北京加大老城保护,各个街巷的历史建筑正在进行腾退和退租工作,想要看看这些老会馆、名人故居、寺庙等历史建筑腾退装修前的原貌,因为这个时期院内的违建基本拆除,显露出建筑的原貌,这一时期的影像极为珍贵!

二、遇到一位北京大哥热心指点,才找到安徽会馆戏楼

来到后孙公园胡同,将近中午,秋天的北京胡同和煦温暖,看到两个人口普查人员正在胡同里的长椅上与住户核实信息,在胡同中段北面四十三中的墙上有关于安徽会馆的一些介绍,我正在看介绍的时候,一北京大哥问我:您是看安徽会馆的的吧?我说:是呀,大哥接着说:在后面的那条小夹道里呢,但也不让进,我看您是北京的,我先给你讲讲吧,我一听太好了!随即与这位大哥聊了将近20分钟,从安徽会馆聊到北京的变化,后来看到小夹道里出来了一些学生,大哥说:这里有活动,可能能进去看看,您赶紧去吧。这才结束与大哥的聊天。

通过聊天得知:从夹道往西应该全是安徽会馆的房屋,只是现在临近街面的房屋都是民居,而安徽会馆的戏楼在夹道里面,所以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胡同一景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胡同墙上示意图

随即,我顺着小夹道向北走,这一片的街巷整成了白墙灰墙头,有些徽派建筑的味道,感觉与北京其它的胡同有些不同。走到夹道尽头看到一座小门开着,进入后遇到保安,谢绝参观,只是在门口简单拍摄几张照片。来前得知:北部这一部分原有花园,面积大约1 300余平方米,有假山、亭阁、池塘和小桥等,现仅存一座碧玲珑馆,我拍摄的后面的建筑应该就是碧玲珑馆吧。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安徽会馆戏楼院小门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安徽会馆戏楼院一景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安徽会馆戏楼院一景,红灯笼的建筑应该是碧玲珑馆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小巷一景

三、虽有遗憾没能进入安徽会馆戏楼,但如愿进入腾退后的院落,

带着些许遗憾走回街面,想在后孙公园的街面看看安徽会馆前面的院落,来到后孙公园25、27号院门口,看到大门紧锁,透过门缝看到院内违建已拆除,证明这里已腾退完毕,准备修缮。当看到25号院门口的门墩时,感觉与众不同,虽有残缺,但能看出这是一对石狮子门墩,虽然没有王公侯府的大石狮的威武,但也不是一般宅门能有的,可见安徽会馆的不一般,这可能也是当年权倾朝野的李鸿章参与这座会馆建设的原因。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后孙公园胡同25号院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后孙公园胡同25号院石狮门墩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后孙公园胡同27号院

我正准备走的时候,看到一保安在打开27号院,马上过去与保安协商,保安真不错让我进去拍摄。带着好奇与敬重的心情走进院落。

1、走进院落,门洞很是宽大,试想当年可以进入轿子,望向东面,虽然残破,但看到厚实的房檩和房柱,整体房屋建在青石台上,旁边有一小房很是别致,这可能就是219间半的半间房吧。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大门门洞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门洞东侧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这应该是半间房

2、院内正面一排东厢房,院中还有私建没有拆除,一颗茂密的枣树树立院中,让院内充满生机,不知是以前栽种的?正房与东厢房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也难掩从前院落的厚重,可以想象到恢复后样貌。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从门口望向院内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走到院内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院内正房

3、这个院子应该是三进院落,在院子东面有个过道相连,最后可以通到里面的戏楼院落。保安诚恳地说不要往里去了,这样会受批评的。我也是感谢保安小哥能让进来拍摄!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院子东面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院子东面过道,可以通到戏楼院落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院内回望大门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院内正房一景

没有结束的行走......

"走胡同、看北京”,一直是我一个行走京城胡同,看北京变化的一个行动,每走过一个地方,都像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走过这些京城胡同里的历史建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更多的历史和过往。

安徽会馆让人联想到徽班进京,李鸿章在位时期的徽派势力;会馆戏楼曾为椿树整流器厂到“万人大食堂”的历程;会馆周边房屋成为居民,逐步变为大杂院的历程;一座会馆就是一部历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这一片区,安徽会馆只是历史的一角,更应该记忆的是城南新文化的起源,清末民初时期多少文人报业人士曾在此奋起改变中国的命运,留下辉煌的篇章。

今天我们全力保护老城,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留给历史的记忆!

走访京城胡同,安徽会馆的2座大院已腾退,一同探访原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京城   原貌   安徽   会馆   胡同   门墩   戏楼   夹道   院落   院内   大院   北京   保安   大哥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