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在江苏徐州的一个郊区,数名砖瓦工人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座名叫狮子山的小山上挖土,可就当一个工人拿起铁锹翻土时,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陶土制成的人头。这一消息立刻惊动了当地的文物局,考古队很快来到了工地进行挖掘,经过两个多月的细心挖掘,数以千计的陶形人俑从深埋的地下凸现出来,威武壮观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由各种陶制的士兵和马群组成,于是专家们称他们为兵马俑。根据现场的初步勘察,这些兵马俑应该出自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在公元前二世纪时,统治中国的是西汉王朝,在这个时代君王们已经非常注重墓室的厚葬,所以在许多西汉古墓中都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可是陪葬兵马俑的西汉古墓并不多见。因为在当时陪葬兵马俑需要得到皇帝的特许,不然就连仅次于皇上的诸侯王都不能使用,所以当专家看到狮子山上的兵马俑后,不禁让众人感到有些意外。从兵马俑的规模上来看,他们的主人应该是当时地位很高的贵族和大臣,那么他究竟是谁呢?在西汉时期,中国的疆土由众多个皇帝分封的诸侯国组成,而当时的徐州是一个叫楚国的诸侯国的国都。楚国一共有12代楚王,历经了190多年,那么狮子山兵马俑的主人会不会就是12位楚王中的一位呢?一般来说兵马俑往往是大型古墓的陪葬品,所以专家猜测兵马俑的附近应该有一座大型的古墓,找到这座大墓,或许就能知道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带着这些疑问,考古专家王恺开始了对大墓的寻找,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在山间四处寻找,但是始终没有丝毫突破,自此寻找狮子山兵马俑主人的墓葬成了他的一个心结。转眼间又过了六年,王恺已经年过花甲,爬山的步伐渐渐蹒跚起来,但他仍旧没有放弃。某天,王恺无意间听说有人在山上挖出过红薯窖,这看似普通的消息,对于王恺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山上的土层往往比较薄,能挖到红薯窖说明这片山底下的土层比较厚。由此,王恺推测他们是不是挖到了墓室的顶部。带着怀疑,王恺带着考古队开始对山体进行勘查。在红薯窖的周围,王恺发现比起狮子山的其他地方,这一带的土层明显较厚。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随着进一步的挖掘,果然发现了墓葬的迹象,辛辛苦苦寻找了数年的大墓,终于显露出了身影,而这大墓中究竟能不能给众人带来惊喜呢?很快众人形成了一个考古小队,对此展开了大规模的挖掘。可挖掘的时间不长,一个巨大的圆形盗洞就出现在人们面前。在盗洞的周围还有一些散落的铜钱,这很有可能是盗墓贼从墓中撤走时留下的。眼前的这种情况无疑是考古专家最不想看到的场景,虽然墓室已经被盗,但挖掘工作不能停止。在经过了近两年的挖掘,考古队终于看到了主墓室的大门,在墓室的门口放着几块巨大的条形石块,每块巨石的重量估计得有上万斤。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根据推测,这些石块很有可能是为了防止盗墓贼进来盗取宝而用来封堵墓门的塞石,但是眼前的这一幕很明显盗墓贼多半已经闯入了主墓室。因为堵门的塞石已经被拉出,随着对墓室的进一步清理,人们发现地面上一片狼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盗墓贼在盗墓时显得十分慌乱,匆忙中遗落了一些文物,在这些小物件中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玉片,个别玉片上还缠绕着金丝。考古队员将散落的玉片收集起来,经过一番细致复原,一件精美的金缕玉衣呈现在世人面前,对此专家判定墓室的主人就是12位楚王中的一位。那么,这位楚王究竟会是谁呢,墓室中还有没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随着考古的继续进行,在现场几块没有被盗墓贼破坏的塞石让专家感到疑惑。在当年,人们为了方便施工,为每块塞石标上了相应位置的编号,但是这几块塞石摆放的位置和编号顺序对不上,似乎在大幕封闭时人们十分匆忙,究竟关闭墓门时发生了什么意外呢?其实这种疑惑不仅出现在这里,在刚开始发现的兵马俑身上,专家就已经感到了疑惑,山上出现的兵马俑,跟以往发现的兵马俑在整体形态上有着严重不同,狮子山兵马俑却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有些兵马俑的排列方向不一致,这种排列方式在世界上都没有先例。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除此之外,在一群负责车战的兵俑中站着一个步兵俑,好像找错了队伍,还有不少马俑的配件堆在一起,似乎是没来得及做完,就匆忙地埋了起来。在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座精心设计的墓葬结束得如此草率,慌乱的现场让今天的它显得支离破碎。考古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封堵墓门的十几块塞石挪走,这种景象让现代人感到困惑,如此巨大的塞石2000年前的工匠们是如何把它们安置到墓中来的呢,这不仅再次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随着清理工作的完成,人们终于看清了这座古墓的真实面貌。这是一座宏大的地下宫殿,南北总长117米,东西宽13米,深约30米,这样的规模几乎掏空了整个狮子山,为了探清墓主人的身份,考古人员一步步向墓室深处摸索,但是让他们感到疑惑的是,这个石墓室的地面十分泥泞,渗水比较严重,这种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墓室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当众人来到墓主人的主室中,眼前的一幕令所有人吃惊,除了宝物被盗劫一空,就连墓主人的尸骸都被盗墓贼拖出,墓主人究竟是谁让盗墓贼如此愤怒?随后,考古人员在附近的甬道上发现了一些玉片,这些玉片和金缕玉衣上的玉片不同,颜色呈墨绿色,外形也要大得多。经过专家们的分析复原,一具完整的玉棺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玉棺是西汉时期最为尊贵的葬具,能够同时享用金缕玉衣和玉棺的非楚王无疑了,可是墓室呈现出的情况又和楚王尊贵的身份有很大的不相符。一般墓主人的棺椁都是放在整个墓葬的后室,而这位墓主人的棺椁却是放在了前室,后室则是放了一些无足轻重的乐器。除了这些让人觉得更加不可思议的便是,这么大型的墓葬在很多地方施工质量很差,似乎是个没有完工的半成品,尤其是在后室的墙壁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裂缝。由于缺乏防水设施,这种裂缝对石墓室来说是致命的,墓中的大量渗水可能就是这样造成的。专家推测,正是因为这些无法弥补的质量缺憾,使得当时的人们没有办法只好把墓主人的棺材放在寝室中。通过这些现象,明显能看出墓室主人下葬的很仓促,那么在墓主人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从盗墓贼留下的文物上,专家对此展开了推测。由于尸骸上没有留下非正常人死亡的痕迹,虽然无法与史书的记载相比照,这条线索断了。考古人员只能再找其他途径,从墓中发现的铜钱来看,这些铜钱在公元前118年被废止,由此可以断定莫葬下葬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18年之前,也就是在第五代楚王之前。随后专家又在盗墓贼遗弃的印章中发现,其中有两枚是东海郡和薛郡官员的印章。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54年,楚国参与了反叛中央政权的七国之乱,叛乱被中央政府平定之后,楚国的疆域也被大大削减,东海郡和薛郡被收回,不再是楚国的领地。既然墓中有东海郡和薛郡的印章,说明墓葬的下葬时间是在公元前154年之前。因此,狮子山汉墓的墓主人还剩下前三代楚王。

狮子山墓葬之谜: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又陪葬兵马俑,墓室却是豆腐渣工程

第一代楚王的墓葬已经在徐州郊区的另一个地方被发现,于是人们便把目光集中到了第二代楚王刘郢和第三代楚王刘戊身上。这对父子的人生经历差异很大,根据史书记载父亲刘郢是个没有什么建树的诸侯王,在位四年就去世了。儿子刘戊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位21年,在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中,刘戊是主要的领导人之一,最后因为打了败仗选择了自杀。究竟是父亲还是儿子呢,人们则是更倾向于后者,刘戊作为反叛者,皇帝必然不可能让他享有金缕玉衣和兵马俑。针对这一质疑,专家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刘戊造反以后,就有可能私自去造兵马俑,兵败自杀后下属后将其与兵马俑偷偷埋葬。随着墓主人身份揭露,让我们不禁感叹,三代楚王刘戊,戎马一生雄心勃勃,最后却落得愤然自杀的地步,死后都没能得到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狮子山   金缕玉衣   墓室   墓葬   兵马俑   楚国   主人   东海   土层   豆腐渣工程   楚王   西汉   公元前   古墓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