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嘻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上海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很隐秘。

若不是长期在上海生活,对上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能都未必知道,或找得到。

但是你若是建筑发烧友,估计你会喜欢,比如我,第一眼看到就爱上了。

就是位于上海杨浦区长海路长海医院内的飞机楼和旧上海市博物馆。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飞机楼

这些建筑不仅承载了一段历史,还记录了一段大上海的梦想。通过建筑了解它背后的那些故事,挺有意思的。

既然要分享,那就先从它的前生今世的一些二、三事说起吧。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关于建筑的背景和建筑设计师

背景:在上个世纪,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对抗租界对上海垄断和控制而出台的一个复兴计划。

当时上海是一座租界和华界共存的畸形城市,矛盾重重。基于这种情况下,市政府最终决定避开租界和旧市区,选定杨浦区的五角场为新的上海市中心区域,并相应出台一系列的配套计划。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以消除混乱无秩序的局面,实现民族复兴。

为何会选择五角场地作为开发区呢?

因为这里靠近吴淞口,位于黄浦江边,有港口优势,再有这里之前未曾开发过,塑造空间很大。在那些官府要员看来,一张未曾描过的白纸总比已经涂鸦过的要省事和方便。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建筑设计师:

在当时,民国政府很注重中国传统元素在建筑中的体现,希望通过这些建筑展现出的效果,来唤醒人们在心中的民族自尊心。在这样的前提下,1928年,经美籍建筑师墨菲推荐,由董大酉出任总建筑顾问。

董大酉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是与梁思成齐名的新中国首批“一级建筑师”,在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董大酉在青少年的时候,曾经有一段云游西方国家的经历,这段阅历让他很早就接触了西方的建筑,眼界的开阔,中西方文化的传达出来的视觉对比,让他对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我们国千百年来延传下来的建筑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应该发扬和传承,继而起了攻读建筑的念头并付诸于行动。

1922年,清华大学毕业的他,赴美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建筑专业。

1924年,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主修城市设计专业。

1926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学院继续攻读美术考古博士。

1928年,回国进入了上海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历练。

1929年,被推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主席。1929年上海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成立,聘请董大酉任该会顾问兼建筑师办事处主任。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虽然董大酉学的是现代建筑学,但在后来的自己的风格中,并未过多的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制约,也没有墨守成规的完全照搬中式建筑方法,反而是经过不断的尝试,扬长避短,大胆的将中西方建筑特点进行完美合璧。

董大酉的建筑风格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建筑外表美观注重体现东方神韵之美,内部则注重现代化和实用性。因此我们看到的古色古香楼宇的里面则是非常现代化的,电梯、卫生与消防设备等,一应俱全。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现在进入今天建筑的主题吧。

飞机楼

呃~写在前面的话,这里为啥说它小众又隐秘呢?因为它藏在医院里面(捂脸)。

长海医院有好几个门,我是从2号门进去的,3号门收快递的不开放。进入长海医院后,一直朝前走,一路至虬江北岸,一座边角圆弧的灰色楼房渐渐出现在视野中,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飞机楼。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飞机楼从空中俯视,造型如飞机一般。飞机楼于1935年始建,1936年竣工。位于旧上海市博物馆(下文会说到)的南边。

不过你若要看到建筑的整体造型,还得上它附近的泌尿科住院部12楼病房里面,才有可能看到。或者航拍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这栋建筑是上海成立的航空协会为发展会务而建造,最初也只是作办公楼和做陈列馆使用,共3层高,三层的“机首”和“前翼”时为航空陈列馆和航空图书馆,两层的“机身”和“尾翼”时为航空协会的办公室。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飞机楼无论从造型还是设计理念都算得上比较另类的,一来和当时可用资金不足有关(此建筑的大部分资金来自民间集资),二来也和董大酉试图转变设计风格有关。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可惜建成仅仅一年,飞机楼就在“八·一三”事变中遭到了严重毁坏,与被迫中断的大上海计划一起搁浅。

直到1991年,恰逢泰国南洋金龙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钟良来长海医院体检和治疗时,从高处病房往下看,发现了这栋老建筑,在了解了这段几乎要淹埋于时间长河的历史后,出资2500万重新修缮飞机楼。

现在的飞机楼为第二军医大学校史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疫情原因,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开放。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看了飞机楼之后,我直接从泌尿科住院部的前门绕去了旧上海市博物馆,若担心自己找不到,可问问路过的医务人员或工作人员,10号楼怎么走即可,飞机楼在6号楼附近。

旧上海市博物馆

老实说,我远远看见这栋大楼的时候,就被迷住了,可见气势非凡,然后再走近,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暗自寻思道:为啥这么漂亮的房子用来做医院?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旧上海市博物馆也是“大上海计划”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同样出自董大酉之手。1934年动工,1936年建成开放。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部分建筑为两层,门楼高四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30平方米。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主体布局和外观样式与上海市立图书馆相似(它俩是姐妹楼)。大楼坐东朝西,平面呈“工”形。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中央门楼仿北京鼓楼,歇山重檐顶,黄色琉璃瓦。大楼高两层,外墙采用大型人造石堆砌,主体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楼内中央至塔楼梁枋、天花,猛的一看,会发现和北京故宫的彩绘很神似,整体看上去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后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这些彩纹真的是借鉴北京故宫的,彩绘也是出自当时北京的宫殿彩画名手。只不过在借鉴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江南的特色,毕竟上海是靠近江南的嘛。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虽然博物馆在建成后,只开放短短的半年时间,后因战乱被迫闭馆(馆内的文物已经移到震旦大学学图书馆内)。自那以后再也没有营业过。

上海有座“孤独”的纪念馆,小众免费都没人去,根本不知道

这栋建筑见证了民族的崛起与复兴,意义厚重而深远,现作为长海医院影像楼,在每天人来人往中,无言的述说它曾经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住院部   长海   上海   泌尿科   陈列馆   租界   中西方   小众   上海市   纪念馆   建筑师   博物馆   孤独   飞机   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