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建南音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建南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容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南音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福建省晋江市、宁德市蕉城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在“师傅头”(闽南地区对主持造船工匠的尊称)指挥下,由众多工匠密切配合完成。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唐代的福州和泉州是南方的主要造船基地,造船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艺大约发明于唐代。但还不能证明泉港先民在唐代制造的渔船是否具有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艺。据《惠安县志》记载,最迟在唐神龙、景龙年间,沙格等地已有捕鱼业。古代,渔业与造船业的发展史是同步的,有船才能捕鱼。这从侧面证明,最迟在唐代,泉港先民就掌握海船制造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宋代远洋货船残体,其舱位保存完好,已具有极为完善的水密隔舱结构。1982年发掘的泉州法石宋代古船,也有水密隔舱结构。以上两艘古船的发掘无可辩驳地证明:最迟于宋代,泉州所造海船已采用成熟的水密隔舱结构。那么,泉港能“通异域”和“诸番国”“百粤”之舟自是采用成熟的水密隔舱结构。可见,泉港先民在宋代就掌握了水密隔舱造船技艺。

妈祖信俗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妈祖信俗是指妈祖信仰习俗,又称神女信俗、灵女信俗、神姑信俗、元君信俗、娘妈信俗 、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等等,这是由于历代民间、朝廷或宗教对妈祖的封号先后不同而嬗变 。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湄洲是妈祖祖庙所在地。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仙逝。林默诞生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而取名“默”,昵称“默娘”。相传林默娘小时候勇敢聪明,事亲至孝。8岁从师学习,过目成诵,悉解文义。10岁时,随母亲王氏诵经礼佛。13岁时,得到一位老道士指点,授以“玄微秘法”,能识诸般要典。15岁时,能为人治病,扶贫济困。16岁时,她照妆于井,得铜符一双,本领更加高强。由于生于沿海都巡检之家,她熟习水性,能驾船、挽缆,巡游于岛屿之间,常于风浪里救助遇险船舶。她还“为里中巫”行医救人,辛勤劳作,这为她最终成为海上保护神奠定了基础。

厦门漆线雕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厦门漆线雕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是福建省厦门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厦门漆线雕技艺是用陈年的砖粉、大漆和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反复舂打成柔软而又富有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线状的“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漆线雕最早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漆线雕为纯手工制作,相当繁复,工序上由原来简单的条、雕、刻发展到条、盘、缠、堆、雕、镂等十种纯手工工艺流程,一件产品需耗时几个月甚至数载的专业制作时间,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典雅,画面栩栩如生,且每件产品绝不雷同。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雕出各种精致而浮凸的纹样、图形,其独特的技艺为厦门独有,是福建省厦门市传统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极高境界,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漆线雕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

莆仙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莆仙戏:莆仙戏(旧称“兴化杂剧”、“兴化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 ,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畲族小说歌: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间歌手们根据本民族生活习俗、心理素质改编创作的。畲歌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并按着这几种类别的产生演绎着畲族的历史。畲族小说歌则是畲族民间歌手对族内外历史人物或艺术虚构人物的歌唱,有的是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编写的长篇叙事诗,如《钟良弼告阻考》;有的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如《白蛇传》 。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小说歌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民间传说故事等改编而成的汉族题材小说歌,如《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星》、《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子过番》、《奶娘传》、《薛平贵》、《唐伯虎》、《八美楼》、《乾隆下江南》等;一类是根据本民族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事迹创作而成的畲族题材小说歌,如《钟良弼》、《蓝佃玉》、《田公元帅》、《钟景期》等 。此外,《畲族音乐文化》里认为小说歌是指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福州评话唱本改编的故事以及畲族自身的生活性故事长篇——如《畲岗山》、《白鹤渡双》、《石莲花》、《寻贤娘》、《殉情歌》、《处州睇灯》、《钟景祺与雷万春》等 。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从形式上看,小说歌七言为一句,每四句为一个单位,称为“一条”,每篇小说歌至少都有几十条;有格律要求,一、二、四句末字必须用同韵,类似汉语格律诗的“七绝”,但讲究的是畲语方言押韵;歌本虽用汉字记录,但经常出现外人无法理解的假借字词,表现出强烈的本民族语言特点。

泉州北管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泉州北管: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具有遒劲、朴实的个性,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泉州北管中曲的代表性曲目有《层剪花》《采桑》《采莲歌》《红绣鞋》《打花鼓》《四季时》《出汉关》《四大景》等,谱的代表性曲目有《八板头》《大八板》《江南大八板》《草琴》《广东串》《苏州串》《花六板》《三板》《将军令》《太平歌》《六串》《七串仔》《十二串》等。

高甲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高甲戏: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截至2019年,高甲戏有六百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大闹花府》、《困河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别》及连台本戏《三国》、《岳传》等,亦有部分是艺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创作的,如《番婆弄》、《唐二别》、《管甫送》等。

灯彩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灯彩: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汉文化影响,在亚洲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它与流传在汉族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上海元宵赏灯习俗,明弘治、嘉靖年间修订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从夏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申城繁华商街也是花灯高照,灯市红火。由于悠久的赏灯习俗,促进了上海灯彩艺术的发展。

木偶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木偶戏: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高腔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高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 高腔原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它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包括赣剧高腔,湖北的清戏,湖南的长沙、常德、祁阳、辰河诸高腔,四川的川剧高腔,云南的滇剧高腔,北京的京腔,以及浙江的西安、西吴、侯阳、松阳诸高腔,还有广东、福建等省某些剧种中保存的高腔。

惠安女服饰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惠安女服饰:福建惠安沿海一带的妇女,素以吃苦耐劳、俭朴持家名闻遐迩,更以其奇异的服饰蜚声海内外。她们主要聚居在惠安县东部沿海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一带,这里山水秀丽,海阔天空,有“中国八大最美的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有半月湾、西沙湾、青山湾、净峰惠女湾等中国顶级度假胜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曾赞美道“山石玲珑,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惠安女虽属汉族,但其服饰素以奇特著称,与传统汉族服饰迥然有别。头披花头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蓝色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花头巾上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蓝色花,衬以白底,显得活泼、亮丽;头巾紧捂双颊,只露眉眼和嘴鼻,衬出惠女含蓄和恬静的美。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惠女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短衫便于劳作,挑石、补网都很方便,又可避免劳作时弄脏衣沿衣袖,黄斗笠可顶炎日,花头巾可御风沙,而头巾的花卉图案和颜色,是美的选择,增加了女性的丰采和神韵。最奇特的是惠安女的着装,湖蓝色的斜襟短衫短仅及肚,渲染其大海般的深邃与天空般的清澈,黑旷裤则宽大飘逸,裤头只到脐下,和盘托出其稳重,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的着装特色,既矛盾又和谐统一,这种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美,源于她们对周围环境和色彩的感知,是一种体悟四季交替,阴晴风雨变化而脱颖出来的朴实的艺术,人们风趣地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惠女服饰各部分之间在色彩、款式、线条、图案等方面的配合相当协调且恰如其分,既带有传统韵味,又有一定的现代气息。虽历千年略有衍化,却风格依存,独具一格,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是中华民族服饰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为中华民族服饰增添了灿烂光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随着闽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经济发达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学艺术家们的摄影、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等创作,惠女服饰和惠女形象早已走出八闽,蜚声海内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惠女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特殊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它取炒青绿茶、小种红茶制法的精华,在色香味上吸取红、绿茶之长,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独特的创制技术。中国茶叶界泰斗、乌龙专家张天福老先生说:“武夷茶自元至清一直处于兴盛时期。史籍中留下的可贵记载,说明了乌龙茶制造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可以说乌龙茶约肇始于16世纪的明代,盛行于清代。”(见《福建乌龙茶》)。任何事物总是由低到高向前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具有历史的传承特征是显然的。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省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十分特殊的制作工艺,在继承几千年中国株漆技艺的基础上创立的,采用布坯或木坯,经上灰、打磨、操饰、黑推光、色推光等工序后,再用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台花嵌螺钿等技法加以装饰,最终制作完成。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制作上非常的不易,其结合了脱胎技艺与探漆艺术两者的技术结晶,而且从选料开始一直到漆器成品,都要经过几十至上百道工序。由于工艺复杂,制作与阴干都相当的费时,因此一件漆器往往都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制成,制成的成品还需要在密闭的阴室里阴干很久才行。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在中国传统漆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使漆色更加鲜艳,特意增加了像蓝、绿、褐等颜色调亮,调和料里掺上用真金、真银碾制而成的金粉、银粉等,为的是解决普通漆色干了之后变黑等弊端,这种方法漆完之后的福州脱胎漆器颜色更持久。制作完成的福州脱胎漆器看起来色彩瑰丽,具有光亮如镜的美感,造型朴雅大方、浑厚有力,嵌饰对比强烈、箔间罩染幽艳,探漆色彩热烈、措擦抛光润泽。还有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等优点。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流传于龙岩市、南靖县、华安县等地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客家土楼萌芽于11—12世纪,13—14世纪产生雏型,经过15—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进入成熟期。土楼营建技艺巧妙地采用了山区的地势和当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筑材料,非常节约、异常坚固、防御性强,又极富美感。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华安土楼是福建圆楼的鼻祖,环境最宜居,布局最独特,防卫最周密,外墙最厚实,设计最科学,壁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是闽南土楼建筑的有力见证,在福建土楼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游客的高度评价,留下了“神州第一楼”、“土楼之王”、“民居瑰宝”等诸多美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华安土楼不仅建筑设计科学,而且整体布局合理,讲究人与自然和谐,更重要的是华安土楼以壁画彩绘、楹联家教、木雕石刻等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敬宗睦邻、遵纪守法、爱国爱乡等传统美德。华安土楼中的二宜楼综合了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既有单元式结构的独立,又有通廊式结构的联系,独创了隐通廊式的建筑模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华安土楼的择址、建造,是在家族兴盛与安全原则下,按照中国传统风水理念进行布局的。其建筑设计、平面布局非常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系统性,富有现代居家理念。 土楼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凸字形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聪慧的客家人就是用这种看起来近乎原始的建筑方式,建成神秘而庞大的土楼,成就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德化瓷烧制技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是福建德化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干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的。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其捏塑工艺精巧纤秀、造型逼真,在刻花、浮雕装饰上,工艺美与材质美相融合,呈现出名窑气质,尤其是白瓷制品浓淡分明、层次丰富、釉色乳白如凝脂,透光度极好。德化陶瓷品历来是中国贸易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

漳州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木偶头雕刻,是福建省漳州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漳州木偶头雕刻,起源于晋朝盛于唐代,至21世纪初已有2000余年,属于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注重内在神情性格的表现,强调“以形写神”,因此在落刀之前,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所刻画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好恶,思考成熟才下刀,故其刀法有力,形神兼备。

惠安石雕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惠安石雕:惠安石雕,福建省惠安县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惠安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建国后,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惠安石雕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寿山石雕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寿山石雕:寿山石雕,是福建省福州市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派。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年画内容主要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别。漳州木版年画的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在中国所独有。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都是向外倾斜的,这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线条版。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漳州木版年画的品种很多,从形式上看,有不同类别的各种门画、门顶画、中堂画,有欣赏用的独幅画、连环画等。门画如:《天官赐福》《加冠进禄》《簪花晋爵》《神荼郁垒》《秦琼敬德》《添丁进财》等等;门顶画如:《八卦》《狮街剑》《五虎抱钱》;中堂画如:《福禄寿喜春》《和合仙》《三仙姑》《招财王石宗》《春招财子》《连招贵子》《百子千孙》等;布置居室的独幅画、连环画如《郭子仪拜寿》《孟姜女前后本》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而门画又有粗幼神、文武神之别。“粗神”指的是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加以印制的门画;“幼神”是直接以本色纸印制,其人物背景的淡红色,亦是木版年画艺人自己调制套印而成,无须预先送染纸房染过。而不论是粗神或幼神,只要门画画面上的人物没有骑马或插旗的,则又称其为“文神”;反之即“武神”。如《秦琼敬德》《骑马天仙送子》《连招财子》等,其文、武类别各异。此外,各种年画又有开本大小之分,如大割、二割、三割、四割、六割等数种不同规格 。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宁德霍童线狮:宁德霍童线狮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通过丝线控制狮子的动作和表情的一种艺术方式。线狮主要通过头索、尾索及腮索拉动,使表演台上的线狮坐立、蹲卧、摆首等,还能含球、吐球,加上灯光变幻、吐云喷火、打击乐强弱等配合。大的线狮重40多斤,小的线狮也有20多斤。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表演者站在台后提绳子,人距离狮子少则5米,多则超过10米;十数位线狮艺人得分成数组,每组中一人为主,其他人为辅,配合无间;舞狮者以不同的节奏或频率拉扯绳索,表演出狮子的各种动作神态;舞狮者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更要有充沛的体力。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霍童线狮通过绳索操纵狮子表演各种动作,集文功、武功于一身,其表演有单狮(雄)、双狮(一雄一雌)、三狮(一母二子)、五狮(一母四子)4种形式。线狮表演最早是沿途行进,边走边舞,后转为固定台表演。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实践性创造,能表演能表演坐立、蹲卧、苏醒、伸展、呵欠、抓痒、搔首、舔毛、蛰伏、依偎、跳跃、奔窜、上柱、下地、钻穴、出洞、登山、跳涧、越岭、飞腾、回旋、翻滚、喘气、颤栗、怒吼、咆哮等动态,光是表现狮子戏球,就有寻球、追球、得球、踩球、咬球、争球、抢球、抱球、抛球等动作。狮子所有的这些动态表演,全凭艺人们集体的操纵和密切的配合加以实现 。

答嘴鼓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答嘴鼓:答嘴鼓也叫“触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是闽南地区曲艺种类之一,是以闽南语表演的叙事性、喜剧性说唱艺术。 答嘴鼓似对口相声,但对白却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感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代表曲目有《乌猫乌狗》《鸦片歌》《瞎子哑巴打架》等。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答嘴鼓是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与北方对口相声的区别是:一是语言方面,韵脚比普通话丰富,答嘴鼓利用闽南方言的特点来凑韵;二是答嘴鼓吸取了相声的“包袱”;三是答嘴鼓还有装笑科,装笑科是戏剧传统的方式。在表演形式上,相声有单口的,也有双人的,而答嘴鼓则以两人为主。因它的对白是严格押韵的,语言节奏很强,又有些像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表演者一般为相对人,偶尔有一人来说答嘴鼓,也是模拟二人对话。“答”,争斗之意,“答”得“热”起来,就要求有明快的节奏,因此经常用长短句,“答"起来有跳跃感。押韵是一韵到底,需要转韵也是一件事说完后才换韵。这样“答”起来,铿锵和鸣,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音乐感,很能刺激人们的耳目,达到捧腹大笑的效果。

歌册(东山歌册)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歌册(东山歌册):“东山歌册”是自明朝从广东潮州传入,其曲调在民间歌手的演唱中不断嬗变,渐渐地被同化成的曲艺。“东山歌册”是用潮州方言编写的。它以诗叙事,故有人称歌册是“长篇方言叙事诗”。如《杨令婆》《薛丁山征西》《穆桂英挂帅》等 。

东山歌册的唱本大多是从潮州歌册引进的。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烧毁、散失甚多,截至2001年尚存64部,约一千余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说为基础发展而成为唱本的有《隋唐演义》《薛刚反唐》《双鹦鹉》《万花楼》等。另一类是根据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而改编的有《崔鸣凤》《双凤奇缘》《双白燕》《陈世美》《八美图》等。

锦歌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锦歌: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锦歌是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中国台湾省的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有《陈三五娘》《秦雪梅》等。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

南平南词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南平南词:南平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南平之后逐渐与当地的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南平南词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其旋律婉转曼妙,唱腔舒缓典雅,唱词清新流丽,声调呢哝柔婉,是闽北人民熟悉和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

福州伬艺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伬艺:福州伬艺,原名伬唱,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主要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市及闽侯、长乐、连江、福清等县。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伬艺是由民间卖唱艺人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参照民间社火活动创造发展而来,使用福州方音说唱,通常为一至二人自操二胡或三弦说唱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表。福州伬艺节目以中篇故事为主,辅之以散曲演唱。福州伬艺代表性曲目主要有《珍珠塔》《灵芝草》《红色三兄弟》《锦绣河山》等。

福州评话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评话: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福州评话的表演多以一人为主,分有高台演出、书场演出两种。讲究说、吟、做、话, 以说为主、兼有吟诵。代表剧目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流行于福建省的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歌仔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歌仔戏,闽南地区一般称为芗剧,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锦歌)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脚色。众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简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按照表演形式和剧场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等,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广播歌仔戏、歌仔戏电影及电视歌仔戏等也相继涌现出来 。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代表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寿宁北路戏:寿宁北路戏,是福建省北部、中部及东部等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寿宁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清代中叶,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其曲调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圆顺、抑扬顿挫,富有叙事性表现特征,有很强的适应性。

闽剧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江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闽西汉剧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闽西汉剧: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福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他脱胎于外来剧种,吸收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而逐步形成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和闽南部分地区,播及台湾、东南亚。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闽西汉剧源于湖南祁阳的楚南戏即祁剧,自清代乾隆年间传入闽西,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 ,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闽西汉剧音乐以西皮、二黄为主,并有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角色行当有小生、老生、丑、乌净、正旦、青衣、婆角等;以外江弦即闽西人称“吊规”作伴奏弦乐,配之以月琴、三弦、月胡、笛、唢呐、古筝、琵琶及青铜大锣、圆通大鼓等各种乐器,舞台气氛热闹、紧张。 代表剧目有《大闹开封府》、《百里奚》、《兰继子》、《二进宫》、《大闹开封府》、《贵妃醉酒》等。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泰宁梅林戏,福建省泰宁县地方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泰宁梅林戏,该戏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泰宁梅林戏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梅林戏有传统剧目三百三十多个,已收集记录有剧本的一百三十多个,经整理上演的较好传统剧目包括《飞龙带》、《蓝腰带》、《鸳鸯带》、《雌雄鞭》等三十多个。

四平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四棚戏、四蓬戏,流行于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四平戏源于屏南、宁德等县。明末,从江西传入屏南龙潭村。清中叶以后,四平戏在屏南进入鼎盛时期。民国以后,四平戏活动范围缩小。 四平戏唱白保持用“土官话”,“一人唱,众人和”的高腔传统。曲词通俗,行腔自由,本嗓为主,本假交替,带有宋元杂剧表演体例。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永安大腔戏:永安大腔戏,福建省永安市传统地方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着熊姓家族部分成员向周边地区的迁徙,大腔戏传播到大田、尤溪、沙县等地。永安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

梨园戏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梨园戏:梨园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泉州、漳州及台湾省,远至粤东潮汕地区,并传入东南亚许多华侨旅居国。 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扮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梨园戏,戏曲剧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地区及厦门、台湾省闽南方言区域。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着 梨园戏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泉州拍胸舞: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等,是一种发源于福建泉州的传统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尤其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部门单位的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拍胸舞”赤足裸上身,原本无音乐伴奏,其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拍胸舞”者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长条,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20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如同蛇头一样的顶端,且又必使所扎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蛇头顶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蛇是古闽越族的图腾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盘绕在“拍胸舞”者头上,历千年不变,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遗存。

十番音乐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十番音乐:十番音乐是福建省福州和闽西客家流传的一种传统器乐演奏曲,自清朝道光中期就开始流传,曲调来源大体上可分为曲牌、小调、哗牌以及一些流行歌曲,流传至今的曲调有《五凤吟》、《秦楼月》等21首。十番音乐的演奏乐器有13种,如弦乐器椰胡,打击乐器钹、锣、狼帐等。演奏时强调后半拍,音乐高八度,风格粗犷。由于该音乐是口传心授,没有形成书面资料,加上当地人大多外出经商,十番音乐将面临失传的困境。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十番音乐从龙灯舞的打击乐发展而来,它的曲牌大多取材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最早只有击乐“福套”、“滴流水”、“干牌”等几个锣鼓曲牌,后“福套”发展成为“福、禄、寿、喜”四套;“干牌”发展成为“文干”、“武干”二套。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 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其乐曲标题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如《碧水山涯》、《湖光柳色》、《好花圆月》、《梅兰菊竹》、《莺歌燕舞》等。

畲族民歌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畲族民歌:畲族民歌,流行于福建省、浙江省畲族居住地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唱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畲族民歌历史悠久,伴随着畲族人民祖祖辈辈,沿袭而来。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形成了劳作对歌、三月三歌会、长夜盘歌、婚庆喜歌、祭祀颂歌、丧葬哀歌等歌俗。

永春纸织画

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的收藏

永春纸织画:永春纸织画,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春县志》记:“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的制作。永春纸织画特点:纸痕交织、经纬分明、色彩淡雅、画面朦胧是。2015年5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春纸织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福建省   畲族   妈祖   文化遗产   惠安   隔舱   高甲戏   高腔   闽南   剧种   泉州   福州   技艺   名录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