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苏浙皖三省通常说的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合称。其中,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而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那么,这三个不同的省份,统一交融会产生什么呢?今天,蟀大叔要介绍的一个500多年古村落,就是这三省交界处碰撞后的产物,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可能一些小伙伴已经知道了,这个景点就是鸡鸣村,因鸡鸣三省,故得名鸡鸣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清代的祠堂、明代的古民居,置身其中,你可以感受到三省居民朴实的生活场景。并且,整体建筑集中了三省的建筑风格,除了有着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同时又不失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而浙江园林宅第建筑中的“缩天之美”在此也一样有所体现。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除了与自然界融为一体,鸡鸣村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承。这里还设有南山私塾”、“金宅”、“竹文化馆”、“熊猫馆”、狮王表演等区域,无不体现出历史与自然的融合之美。

另外一方面,在鸡鸣村,游客朋友还能看到苏浙皖三省不同的风物特产,如江苏这边的板栗、竹笋、绿茶;浙江大溪山核桃、安吉竹荪、长兴白果;安徽的山货和竹制品,可谓是惊喜十足!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进入鸡鸣村后,游客会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空灵感,没想到数百米海拔的山顶上居然还有这种古村!继续步行,就见到了大门口有一个很高的牌坊,上面写着醒目的大字“鸡鸣敦”,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徽派系。

根据了解,鸡鸣村在明朝时期确实存在,只不过当时的古村已经毁损,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期景观重修或翻新的。这样看来,鸡鸣村不是仿古村了,而是一个以古村存在并修复的村子。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村子的整体范围不小,分为好几个片区,有古民居建筑群。在金宅大门口可以看到关于这座修复后的古宅子的一些历史以及主人们的生平事迹,从宅子门口进入引入眼帘的便是会客厅,整个格局与徽州大户人家完全一样。无论是家具摆放,还是风水格局处处都有着徽州大户人家的影子。能看得出这个金宅也是徽商们的后裔,并与当时的达官贵人们关系颇为良好。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现被开发为重要旅游中转站和接待场所,每天定时在古戏台还有舞狮表演和唢呐独奏。舞狮是亮点,有时间一定要看,精彩!

蟀大叔觉得,游客来这里,可以有三方面见识: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第一个,有着上百年的古村落。这里的建筑多为明清时的老屋,古色古香,雕廊画栋。整个村子非常的宁静,一派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值得细细游览一番。

第二个,至今仍保留有酒坊,豆腐坊,竹编工艺等许多传统技艺,为你讲述数百年流传下来的古文化,游客也可以购买到各种纪念品,是游玩南山竹海景区必去的地点之一。

第三个,透明地轨车新奇好玩,风景宜人,竹子文化馆建设的高高低低,各种自古到今的各种竹子生活用品陈列丰富,熊猫馆的两国宝也好可爱。

鸡鸣村游玩攻略:

南山竹海门票80元(鸡鸣村在其内),地轨来回80元,各地乘高铁到达溧阳高铁站,旁边就是景区接待处,每小时一班车发往南山竹海,车程约1小时,到南山竹海10元/人。或者乘汽车到溧阳 汽车站乘109公交车直达南山竹海。另外,到天目湖必须吃天目湖砂锅鱼头,南山竹海必吃竹笋。不要错过了。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有个500多年古村落,可增长见识,回味无穷

本文系作者“蟋蟀大叔爱旅游”原创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更多好玩、免费、新奇景点的吃喝玩乐攻略,请关注“蟋蟀大叔爱旅游”!好看的你,别忘记文末点个赞哦,可帮助制定旅游方案!

大家来过这个景点吗?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徽州   溧阳   宅子   熊猫   舞狮   旅游   鸡鸣   景点   安徽   交界处   回味无穷   浙江   村子   中国   大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