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贵州是一个地形地貌非常独特的省份,这里高原、山地、峡谷、溶洞、盆地、河流相互交错。山脉高耸,岭谷高差明显,地表崎岖,素有“地无三尺平”的称号,甚至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在贵州的山谷交错中,世代生活着许多朴实、乐观的村民。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悠然自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就是这样一个藏在贵州深山密林之中的小村落。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虽然草王坝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但是在这个普通的小村落中却有一个不普通的故事,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伟大故事。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当你走进草王坝村的时候,会看见道路一侧的悬崖峭壁上面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像是一条供人行走的人行通道,又像是挂壁隧道,实际上这些被开凿的地方就是被游客称为“贵州最美风景”之一的大发天渠。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这是一条供草王坝村村民用水的水渠,而为什么这样一条水渠要叫做大发天渠呢?这还要从草王坝村缺水、吃水困难说起。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虽然草王坝村地处深山之中,但是村子非常缺水,全村900多口人只能靠一口“枯井”渗水吃,全天24小时排队取水。最远的河流在村子外15公里处,可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不用说灌溉农田,就连人畜饮水都成为了莫大的苦难。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而黄大发老爷爷身在苦中,为了兑现为村民引水的承诺,发出“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于是黄大发爷爷开始带领村民从15公里外开始引水,做水渠。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但是成功的路上注定是磕磕绊绊,在黄大发27岁时第一次带领村民开凿水渠,不过当时条件落后,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水泥对水渠进行加固,用了13年挖出来的12公里长水渠并不能将水引入。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又过了27年,已经54岁的黄大发不满现状,于是到县水利局学习了三年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再次号召村民开挖水渠。就这样,前后用了36年,在没有现代化工具下,黄大发等人只花费8000元,用最原始的方法在悬崖峭壁和深山密林中一点点开凿出来的,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渠”。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为了纪念黄大发这种愚公精神,所以这条水渠被称为“大发天渠”。也正是黄大发这种当代活愚公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因此黄大发老爷爷先后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时代楷模”称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以及“七一勋章”。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至今日,大发水渠依旧为草王坝村带来源源不断的河水,养育着一方水土。而大发水渠也成为当地著名景区,每年都有外地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观看大发天渠,感受当代愚公精神,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带来额外的收入。

深山中86岁老人,用36年在悬崖上凿9400米天渠,被称贵州最美风景

虽然黄大发老爷爷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用一生的时间做成了一件不普通的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从新安排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亩三分地,这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向黄大发老爷爷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贵州   愚公   遵义市   水利局   深山密林   大发   水渠   悬崖峭壁   老爷爷   村落   深山   村子   悬崖   河流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