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古村镇,不论规模的大与小,繁华与衰落,它们都是这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沉淀。铜陵千百年风雅沐浴,无数美好的古村古镇散落其间。古朴青灰的瓦房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处巷道、每一座古居的存在与变迁,都能唤起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和悦村地处江心洲,四面环水,似荷叶漂浮水上。和悦村的主街道和悦老街,坐落在大通镇和悦洲上,是目前我国唯一仅存的在江心洲上的历史街区。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大通和悦洲的繁华发端于清乾嘉之际的盐务,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基础设施完善,航运四通八达,帆樯云集。到1930年,已是商户云集,有多家码头、银楼及十多家正规旅社、七家澡堂、两家戏园,还有火力发电厂、学校、报馆等等。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村民因为洪涝灾害,在上世纪的移民建镇中陆续迁出。随着人口的流失,再加上交通的不便,昔日繁华的商埠,如今只剩下一条条连接江滩的石板路和头街空无一人的建筑。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走在老街上,磨得异常平滑的青石板和凹损的店铺路槛,似乎在默默佐证着这里曾经的热闹和繁华。曾经的河道上帆影飘飞,机帆船、小货轮、摇桨橹的小划子往来穿梭,打渔的、跑水运的,乡下上街的,熙熙攘攘。鱼虾等水产品从船上卸下,丝绸布匹等城市稀罕物从远方运来,用老百姓的话叫是洋器洋物,土货土产,无所不有。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和悦洲上的历史民居,大多是上下两层结构,一层临街,多为商铺,二楼为住户居住。房屋一般高5.5米左右,宽近4米,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沿街看老房子,古门洞、古窗棂、古货台,保存完整,做工讲究,高头大马的烽火墙飞檐翘角,延伸在古街前方上空。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斑驳的墙面,有砖雕,有木制镂空雕花的窗棂。然而,因为年久失修,原本的沧桑之上,又多了一丝落魄衰败的韵味。

铜陵正在消失的老街,随着原住民的外迁,老街越来越荒凉


走在这样的街道中,一股凝重历史的悲凉感扑面而来,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随着原住民的外迁,古建筑破败之相就会很快显露,村规、民俗、村里的历史记忆都将消失。如果能对这些老房子修复,再将原住民迁回来,相信开发旅游定是大有可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老街   铜陵   原住民   机帆船   土货   划子   大通   帆樯   和悦   江心   窗棂   荒凉   昔日   繁华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