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当时的梁国处于文景盛世,国力雄厚,经济发达,地宫建造极尽糜费。其地宫堪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艺术杰作,也充分显示了“古人作事奇伟可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

在火药尚未发明的两千多年前,仅凭人工一锤一钎的敲打,完成如此巨大浩繁的工程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公元前168年,刘武从淮阳王徒封为梁王,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文帝刘恒之子、景帝之胞弟。刘武是西汉梁国的第六代梁王,都城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死后葬于芒砀群山之中(芒砀山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梁国此后的八代九王、王后、以及一些亲近大臣都埋葬于此,由此形成一个全国罕见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该墓群于1996年被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发掘清理并对外开放的汉墓有三处。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梁孝王王后陵

梁孝王王后地宫是目前我国发现最大的崖洞陵,被专家赞誉为“天下第一石室王陵”。地宫的西口正对着当时的西汉都城长安。整座地宫按照“前堂后寝”的格局凿制而成。内有科学的排水系统,坐便器,壁柜,冰窖,一线天等奇观。处处尽显古人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厕间: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汉代习惯称厕所为厕间,厕间是宫中和居室内必需的生活附属设施,王后陵和梁共王陵内的厕间均有最原始的坐便池,由靠背、脚踏石、扶手等组成,脚踏石上刻有精细的花纹,称为汉画像石(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汉画像石刻作品),长青树、凤鸟、几何图纹等,防滑美观且寓意吉祥,“观文明,看厕所”,这两千多年前的坐便确实能够代表中国的古代文明。

壁柜: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王后陵东回廊的西壁及南段回廊东壁各凿一狭长形小室,根据残留的石壁和上方保留完好的榫槽推测,如果结构完整,如同今天使用的壁柜,据专家考证,应为放置珍贵物品的贮室,据史书记载东汉,宫廷之中曾出现类似暗格结构,称为复壁

冰窖: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在王后陵南侧有一间侧室,专家推测为贮冰室,分上下两层,上层用四块巨大的石板斗合而成,室内东北角有楼梯状石阶转入石室下层,以便利取冰。在汉代,它有一个名称叫做“凌阴”。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中国古代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建有“冰库”、“冰窖”,并设置有管理冰房的专职官吏 “凌人”。所以史书中有“凌人掌冰”的记载。 每到冬季最寒冷的季节,由凌人组织奴隶到山涧中选取水质好的地方凿冰,存放于凌阴之内,夏季一方面置冰于客厅卧室内降温消暑,另一方面大量的食物靠冰窖来冷藏,此时功能等同于今天的冰箱,所以这里被称赞为“最早的冰箱”。由于冰到夏季最多留存三分之一,所以价格极其昂贵,唐代《云仙杂记》中就有夏天冰价同黄金、玉相等的记载。宋代就出现加冰的冷饮和食物。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人发明制冰机并传入中国,凌阴结束了长达三千多年的使用历史,退出历史舞台。

一线天: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王后陵西宫内,一束红光照于王后眉心位置,我们通过用高科技手段“激光定位仪”测量后发现:从墓门至王后塑像约120余米,落差9.9米,王后仍能清晰地看到墓室外的一缕阳光,证明2000多年前已经有了非常先进、非常精确的测量测绘技术,不能不让人惊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梁孝王陵

公元前144年突发暴疾去世,在位25年。梁国地大物博,其国界北达泰山以南,西至今开封杞县以东,拥有大县40余城,占据天下膏腴之地。加上朝廷的不断赏赐,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其未死时,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其母窦太后特别宠爱他,景帝也对他特殊照顾,特别是公元前154年梁孝王平叛七国之乱立有大功,得赐天子旌旗,由此可见梁孝王刘武地位的特殊。梁孝王在位时大治宫室扩睢阳城70余里,建梁园300里。另外梁孝王喜诗词歌赋广结天下贤士,众多大文豪均为梁王座上宾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留传了大量的传世名作,为汉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梁孝王刘武生活在西汉初期文景盛世,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其葬制享用了汉代皇帝的埋葬规格,对后代梁国王陵墓葬形制产生了很大影响。梁孝王陵巨大的工程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同时它对研究汉代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和丧葬制度多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东汉末年被曹操率军队盗掘,据《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记载:曹操为盗掘梁孝王陵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

拱形建筑: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梁孝王刘武陵入口处有一处设计极为巧妙的拱形建筑。运用“力学原理”,由三块石板相互扣合而成。中间石板呈倒梯形,拱顶承受压力,重力由顶点扩散至两壁及墙外。相传拱形建筑是汉武帝刘彻通西域之后,由西域传至中国。但梁孝王刘武是汉武帝刘彻的叔父,年代明显早于武帝刘彻。所以专家推测,拱形建筑来源于中国。这一发现,可以改写中国的建筑史。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梁共王陵

梁共王陵于1986年发现,1987年发掘,1991年发掘峻工,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属于大型崖洞墓,座东面西,系人工在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全地宫由墓道、甬道、主室、武库、仓屋、衣物存放室、疱厨、沐浴室、厕间、货币贮藏室、巷道及排水系统组成,长约70余米,总面积383平方米,经专家考证,该地宫主人为梁孝王刘武的长子梁共王刘买,距今已2100多年。

四神云气图: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梁共王陵内出土的四神云气图主要内容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灵芝及云气纹等组成的图案。在黑、白、红、绿四色构成的画面上,奇禽异兽,瑞鸟祥云,各有其深层的寓意和神秘的象征。汉代崇尚神灵,希求升仙,整幅壁画寓意着墓主人乘龙升仙的愿望。

经专家考证,此壁画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惟一一处西汉前期诸侯王级的巨幅彩色壁画,填补了中国西汉前期巨幅彩色壁画的空白。《四神云气图》高超的绘画技巧,让人不可置疑的相信,它不可能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只能来自西汉的宫廷画师,代表西汉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专家们赞誉这幅壁画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到目前为止我国西汉时期绘画资料多数为零星的少面积的,其中以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彩绘面积最大约3平方米,而这幅壁画南北长5.14米,东西宽3.27米总面积16.8平方米所以《四神云气图》被誉之为“四最壁画”即:篇幅最大、年代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考古艺术价值最高。

芒砀山汉墓群尽显古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代由于统治阶级对迷信思想的提倡,上至天子下至中小贵族无不向往升仙,随着这种思想的流行,厚葬之风随之而来,他们认为生是短暂的,死是永恒的,生与死只是一种场所的变化。这幅壁画中的龙、凤、虎等神物正是升仙的最好工具,这也是墓主人渴望死后灵魂不灭与升天成仙思想的真实体现。真品目前在河南省博物院永久收藏,也是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砀山   都城   敦煌   云气   壁柜   拱形   冰窖   地宫   拍案叫绝   王后   西汉   汉代   壁画   中国   古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