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整理照片,当哈尔滨道外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老建筑、老院子、老房子的图片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心有种被“敲击”的感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从2006年10月那个晚秋有些寒意的日子开始走进哈尔滨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后,这年我已经记不清来过道外的老院子多少次了,大约拍了上万张的照片。从早期的中华巴洛克一条街的一个个院落,到的拆迁过程中的记录,一直到现在几乎重建的中华巴洛克。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我从北一道街一直拍到北十六道街,每个院子都拍了个遍;最感慨的是在北五道街33号见到的一位九十六岁的老奶奶,他在这个小屋子里住了七十年。如果她老人家健在的话,已经一百多岁了。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最难忘的是朋友的女儿看到我拍摄的这些老房子后,她与同学把这个老院子的故事拍成了一部纪录片;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最后一次拍老院子是几个好友结伴而来,那个阳光的午后转眼已经过去了八年。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每每来到老道外,心中总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在打仗。很想留住这些书写着岁月沧桑的老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记忆;又很希望改变现状,让这里的老百姓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我之所以说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因为拍摄老建筑的时间并不是太远,是在2006——2012年之间,但这老院老房子的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了。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因为很多建筑、院子、房子都已经不在或者正在准备拆迁,回望这些镜头,很像在看一部黑白老电影。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你说,无数次想象我在巷子里穿行。渴望走进我走过的老街道,很想留下我的身影。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今天,我们都如愿以偿。在相机相对的许多瞬间,用默默无语的镜头诉说情怀。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过去对中华巴洛克街区的介绍是有257个中国传统院落,这是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改造后的中华巴洛克和正改造的数据就不详了。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中华巴洛克的特色是穿过楼宇之间的院门,庭院里的内部空间是却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而且是双层、或者三层的四合院,老哈尔滨人称它为“圈楼”,里面有天桥、天井和回廊,感觉像是走进了电影《功夫》的场景中。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这个院子里比较明显的标志是一个男厕所,这就是某些老院子当时的现状,厕所就在院中间,脏水垃圾院中倒,住宅密集,单纯的原地改造实在太难。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中华巴洛克”建筑其实就是“中国式西洋建筑”,欧式立面、中式院落,典型的中西合璧。这是当时保存最完好一个院落。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20世纪初,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盖楼时那些中国工匠纷纷效仿道里、南岗的“洋房”,采用中国的建筑手法,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建造成了典型的中式“小洋楼”——欧式立面、中式院落。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这些并不全是出于建筑师之手、而是出自中国工匠的模仿。外墙的立面风格上,极尽了巴洛克的建设之风,而装饰和雕花的纹样却全部取材于中国传统民俗,用蝙蝠、牡丹、如意和铜钱等民间文化元素,传达出中国的福、禄、吉祥之意。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时间在流逝,慢慢变成了岁月;日子在继续,这便是生活。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我们的日子每天向前走着,常常低着头不曾想到岁月,而在道外的老院子里,叫做岁月的东西总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任意一块木板都可以让人感慨,上面写着无言的沧桑。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特别喜欢这扇铁花大门,和它留个影,却没想到像做“招聘”广告。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我特别喜欢道外老院子里的阳光味道,可以看到人们充满乐观的生活态度。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中华巴洛克的改造充满了矛盾,你看这院子里网一样的电线,安全的风险特别大。很多人说不该拆,但如果让你长期住在这里,忧患太多。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弄不清那些方、圆、棱形交织的花纹应该是什么风格,层层叠叠,多种多样,变幻多端。遥想着当年那些能工巧匠是如何精心打造着这份中西合璧的家园,岁月的风尘让这些雕刻的花儿有些破败,但它们在风霜的消蚀中却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变迁。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这里的白猫咪都是灰呼呼的,房子上下跳来钻去,这也是它们习惯的生活。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当年,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这个窄小的胡同,十一年后的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在道外老院子里拍片,常常会听到老百姓问:拍这些破烂东西干嘛啊?我说:新的东西可以找到无数,老掉牙、破到家的东西那是无法复制的。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平淡无奇的东西经过岁月的风尘,便有了质感。你会透过那风霜雪月的侵蚀,读出一份韵味厚重的故事来。


回到哈尔滨道外的“老”时光

此组照片摄于2006——2012年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街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哈尔滨   巴洛克   中西合璧   雕花   工匠   院落   风霜   中华   街区   中国   院子   时光   岁月   日子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