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画家郑在东

24年前从台北搬到上海定居,

挑选了市中心的一套新式公寓,

用最便宜、最简单的材料:

宣纸、沙子、泥土来装修,

常年保持着低光的环境,

几乎毫无修饰,赤裸而真实。

20年后,这套公寓仍然洁净、朴素,

却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赤贫风”、“洞穴风”。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家里堆放了郑在东多年的收藏,

他将贵重的和便宜的东西,混搭在一起,

通过巧妙的搭配,

变成了一组组场景,

就像是电影里绝美的截图。

郑在东说:

“家是最好玩的地方,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我更想探索,中国文人自己的居住审美。”

口述 郑在东

撰文 庄娅琼 责编 邓凯蕾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我是1953年出生的,是台湾典型的“外省第二代”。

那时候很有意思,朋友们的祖籍四面八方,家里说着不同的方言,吃不同的菜系,有的喜欢听京剧,有的爱唱昆曲。

到了七十年代,我们一群喜欢艺术、电影、出版的年轻人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整天在游荡、创作,但内心常常是很孤寂的。

从毛坯房到文人书房:我只用最便宜的材料

刚到上海来的时候,我租住在复兴中路的老房子里。老上海的花园住宅虽然很漂亮,但真的生活起来却有很多不方便,老旧的建筑里常有隔音、潮湿、水电等问题。

后来我搬到了汾阳路的新公寓里,这栋大楼是2000年盖的毛坯房,我第一次去看就很喜欢,格局简单、宽敞。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我是一个比较反对刻意设计的人,家是很个人的地方,我就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装修。

地面就铺了普通的木地板,顶上我拿写字的宣纸贴了一下,显得朴素、安静。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当时受到一些日本茶室的影响,想做一个自己的书斋,就跟工人师傅说,很想把水泥墙变成泥墙。

没想到师傅特别配合我,他专门回到乡下老家,找了细一点的沙子,和湿润的泥土混在一起晒好,装车带回上海来,帮我粉刷。刷了几层之后,就出现了我要的效果。

书房的阳台、客餐厅之间各有一个门框,本来是方方正正的样子,看起来有点丑。我想要打造出一点园林的情趣,所以就随手画了两个古典的“洞门”,让师傅照着打凿、切割。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有了这两个门洞,虽然是在城市的高楼里,但却有点置身在园子里的感觉。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家里没有很亮的灯,保持着低光的状态。我觉得“幽暗”是东方人独特的审美。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我们现在习惯了西方的设计,看展也在一个很亮、很白的地方,一束射灯直接照过来。

其实,看画也可以不需要人工照明,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在幽静中,体会艺术品的颜色、光泽在发生有变化的层次。

古时候的人会在园子里赏画,一群人围着边欣赏边讨论,旁边可能还有古琴、茶席相伴,从白天看到天暗,我特别向往那种氛围,2019年,我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实现了这个心愿。

像换衣服一样,按心情更改家里的布局

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很复杂的文化背景里,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很闭塞,正因为缺乏,那时候的年轻人对文艺极度热爱,整天到处游荡,搞摄影、学烧瓷、胡乱画画,总之有各种冲动。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郑在东油画系列作品

可能因为这个经历,“爱玩、会玩”成了我们的一大特点。家里面的布置不讲究循规蹈矩,摆放什么样的东西,也都是因为好玩。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每隔一两个月,我就会调整一次家里的布局。就像穿衣服一样,根据不同阶段的心情和喜好,不要为了维持一种风格而有什么压力。

很多人在装修时想要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动线。什么是合理?动线是人走出来的,要随着人的喜好而变化,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设计动线去框死自己在家的行动。

卧室外的区域,我放了一张很大的榻,可以躺着休息,也可以坐着喝茶、看看书。

前面有张古代的小桌子,它很有趣,从尺寸来看是分餐制的家具,刚好可以让一个人单独就餐,我把它当作一个香几来用。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我有很多绘画灵感是来自于通过收藏的器物,和“古人”的对谈。家里提供了这样的氛围,有点像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形体跟影子说话,神灵再来化解苦恼。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把“破烂”和古董搭配在一起,变成一种日用美学

装修完之后,我没有买任何所谓的装饰品,都是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越买越多,堆在家里自然而然就成了装饰。

家具大部分都是老的,有的是古董,但有的也不值什么钱。别人来家里玩的时候,会很吃惊,这么破烂的东西,你怎么会想到搬到家里来?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偶尔拾到一个老上海的旧灯罩,觉得挺漂亮的,就拿三根竹竿绑了一下,再配上灯泡,就变成了客厅里的落地灯。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大都会的文人居住方式

我父亲晚年得子,对我非常宠爱,随便我干什么都行。那时候不爱读书,就整天闲逛,琢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养成了爱玩、闲散的性格。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父亲》 油画 1981年


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从台湾回大陆,兴奋地和朋友从杭州机场出发,一路经过钱塘江、富春江,最后抵达黄山。

这是当年许多台湾文人最梦想的路线,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魂牵梦萦的风景,真实地闻到了“山里的气息”。

很多文人都有一个梦想,找一块地,盖自己喜欢的房子和园林。

有一阵子我常去太湖玩,也心动了,想要在那边租一个房子改造,但我慢慢认清自己,还是更喜欢在都市生活。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都市里有高度的便利性,可以让我简单地处理衣食住行,过简洁而舒适的生活。住到山里会有各种生活上的麻烦,往往意味着你要舍弃社交,有一点修行的味道在里面,对我来说难度太高。

现在的年轻人是最有冲劲的一批人,定居在上海也是因为想感受大都会里的氛围,当代艺术家需要感受时代的节奏。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郑在东在安福路画室


我的工作室在安福路,走路或骑脚踏车过去都很方便,每天来回都会遇到各种有想法、有趣的人。

有时候去上海弄堂里的“烟纸店”买东西,看店主在那里讲上海话教训小孩,也很有趣。

他用最土的材料,装出一个低欲望的家,20年越住越时髦

郑在东爱逛的上海松江护珠塔


古代文人的居室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只能从古画看到局部,透过诗文的描述去想象。

在我看来,当代文人其实可以住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房子里,每个人都能形成自己的趣味和审美。家是最好玩的地方,一个人待在家的时候即使孤寂,但内心是很繁华的。

部分照片提供:郑在东、LIANG PROJEC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安福   富春江   装出   宣纸   台湾   文人   上海   时髦   他用   师傅   氛围   公寓   有趣   家里   好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