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No Pain, No Gain.”

对于搭乘邮轮前往南极的旅行者来说,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是投入梦幻之境前的疯狂序曲——如果把洁白出尘的南极比作天籁之音,那么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的48小时绝对是会令你躁到晕眩的 “死亡重金属”

这片以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 · 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命名的水域,日夜汹涌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Cape Horn)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lands)之间,一直以来都以终年“风大、浪急、多风暴” 而闻名。

德雷克海峡似乎聚集了整个大平洋和大西洋的风暴力量,风力常年在6到8级,涌起的巨浪可以达到十几二十米。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这里连接、碰撞,由于在同一纬度上没有其他陆地阻碍,流经德雷克海峡的南极环流裹挟着巨大水量 (大约是亚马逊河流量的600倍~) 从这里磅礴而过,作为最忠实的守卫者,不舍昼夜地环绕着南极大陆。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Map by 穷游锦囊编辑部德雷克海峡是全世界最危险的航道之一,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水手们的梦魇。

在“捷径”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由于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贸易的重要路线,德雷克海峡航运发达。坚韧勇敢、技术出众的水手们迎接巨浪和狂风的考验, 或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奋力闯过这条“死亡走廊”,或在呼啸的西风中与他们的船一起葬身冰冷海底。

1914年,随着巴拿马运河通航,水手们终于可以避开遥远而危险的德雷克海峡,这片“臭名昭著”的海域迎来了暂时的宁静。

水手有了新的选择,但对于以南极为目的地的游客们,却不得不继续鼓起勇气对付德雷克海峡这只阻挠他们前往梦想之地的“拦路虎”。

好在这种恐惧往往是短暂且可以克服的。借助先进的造船技术和现代化的卫星和天气监测技术,如今穿越德雷克海峡的体验虽然仍令人感到不适,但却不再是可怕或充满危险的。

穿越德雷克海峡的体验会是怎样的呢?

登船后,经验丰富的船员会告诉你说,德雷克海峡其实也有好脾气的时候,总体来讲,除了A面的 “the Drake Shake(德雷克晃动)” 之外,如果你足够幸运,或许会碰到它的B面—— “the Drake Lake(德雷克湖)”——尽管它可能仍然意味着2到5米的波浪,但好过在5层楼那么高的巨浪里颠簸。

“baby级”浪时的德雷克海峡当船驶出乌斯怀亚港之后,你会发现,也许他的话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安慰你,你所在这艘看起来坚不可摧的船,连同船员和上百名与你一样心怀忐忑的旅行者,就像一块儿被扔进滚筒洗衣机的破布,开始天旋地转地被似乎永不停息的巨浪东拉西扯,摇晃到令你怀疑人生。

不知不觉间,也许是过了一刻钟,或是一个小时,也可能一个下午(这个时候,时间对于已处于晕眩状态的你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船身已经倾斜到30甚至45度。

如果这时你尚未丧失直立行走的能力,可以扶着船舱内无处不在的扶手走到靠近船头的位置,一定可以透过窗户看到令你震惊的景象:风暴中铅色的天空已经溶入同色的海水里,巨浪撞击船体打碎白色的浪花模糊掉你眼前的一切,船头在浪中若隐若现,上一秒直击天空,下一秒跌落深渊……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相信这时候没有人愿意“自杀式”地走到甲板上亲身感受风浪的力量,这样危险的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船员们早早把通往甲板的门上了锁,以确保这时没有人在外面游荡。

让我们来看看船舱里的状况吧。一句话概括:除了被固定在地上的物品之外,全部在随着风浪的节奏摇晃——包括人在内。

经验丰富的船公司早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不用担心你房间里的柜子、床、书桌会四处倾斜,它们已经被牢牢钉在地板上。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收拾好散落在各处的个人物品,为了防止像长了腿似的滚动,把它们全部锁在柜子里。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图:穷游er @龙哥Lukas

同样需要你尽量锁住的(虽然很难)还有自己的胃——在舱外巨浪滔天的状态下,其实你的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为了乘客使用便利,以及保持舱内干净整洁,船员们早已在包括扶手和墙壁之间的缝隙在内的所有地方塞满了呕吐袋,如有需要,你目之所及,总能看到救命稻草。

这种痛苦的晕船状态往往会在第二天开始缓解,当船渐渐驶出了风暴圈,当你渐渐习惯了波浪的涌动节奏,当水面逐渐平静、天空逐渐变亮……你的注意力会被舱外突然出现的信天翁、海豚和鲸鱼所吸引,这时候不妨从床上爬起来,去参加随船的南极探险队员们的精彩讲座,用更好的姿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无与伦比的南极之旅。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图:穷游er @龙哥Lukas

如何让你的德雷克海峡之旅更加轻松体面?

关于晕船药

这可不是你显示非凡勇气或超人意志力的好时候——即便你有丰富的乘船/海上生活经验,也一定要带上晕船药,并在上船之后就吃掉,如果依然难过,可以再在耳后贴上晕船贴。每艘船都会配有经验丰富的随船医生,如果症状严重,也可以去医务室打一针。

别担心在晕船药的作用下会有嗜睡的反应——其实你并不会错过很多,即便没有这些措施,你也会被直接晃到眩晕,只能在床上躺着。

关于姿势

躺下——不是教你偷懒,毕竟卧式是缓解眩晕感的最好方法之一,同时也会防止你在剧烈摇晃中跌倒受伤。

关于进食

即使你觉得头晕反胃,也要多少吃一点吃东西,饿着肚子并不会让你的身心更好过一些。少量进食清淡的食物,以及少量多次饮水,尽量不要吃撑,那样会更加容易引起呕吐(你懂的)。

在风浪侵袭下仍然可以摇晃着走进餐厅吃饭的人,都是勇士!取自助餐的过程也是艰难,要全程克服风浪带来的摇摆,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一边固定自己的身体,一边抓住随时会滑走的盘子和汤碗。

如果你头晕到无法起床,但又有胃口想吃东西,可以告诉船员,他们会把食物送到你的船舱。

关于饮酒

讲一段真实经历吧。同船有位壕哥,在乌斯怀亚买了好几箱红酒带到船上,说是给刚结识的船友们一路消遣用,还有一位热情的大叔,到船上的第一餐就举杯说“十年修得同船渡”,接下来共同度过的几天里大家要多多拼酒……

事实证明,他们都想多了。自那一顿饭后,再也没在餐厅里见过大叔,据说是因为晕船晕得太厉害,无法起身出舱。而壕哥的红酒也压根儿没派上用场,大家不用喝酒就已经晕到位了。

关于心理

面对“残暴”的德雷克海峡,旅行者的心态往往有两种,一是恐惧,二是好奇。前者会让穿越海峡之旅变得愁云惨淡,而后者的身体感受虽然不会好多少,但起码有些收获——内心的好奇被满足了。

对于看似世界末日版的窗外景象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海洋太狂野,船长可能会推迟旅程或采取更长的路线来减少颠簸。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尽可能多地参加讲座活动,不但可以帮你打发时间、分散对躯体不适的注意力,还会为你到达南极之后的探险提供更好的体验。

此外,航道上也是观赏鲸鱼、海豚和海鸟的绝好位置,你可以看到包括巨大的海燕、信天翁和企鹅在内的可爱生物。

总之,既然无法避免,就尽情享受德雷克海峡带给你的一切感受吧!

毕竟当带着光环的南极大陆逐渐升出海平面,热泪盈眶的你,会把穿越德雷克海峡的跌宕记忆,当成一种勋章。这段“海上摇滚”经历将成为南极之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令你终身难忘。

哦,别忘了,回程还有同样需要天人交战的48小时等你体验……

但愿等待你的是 “the Drake Lake”!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巴拿马运河   旅行者   海峡   大西洋   南极   信天翁   船舱   太平洋   船员   巨浪   风浪   经验丰富   海上   危险   风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