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最近,河南卫视凭借节目《洛神水赋》,

再次刷爆全网,惊艳国人,

让很多人大呼“绝了”“见到真仙女了”!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美轮美奂的水下舞蹈创意十分新颖,

表演难度非常大,将其搬上荧幕十分不易。

节目原名叫《祈》,后改称《洛神水赋》,

它的出现并非突发奇想,

而是源自于一个发生在洛阳的美丽故事。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古往今来,

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早期的文明也大都发生在大河流域,

对于水与河流的崇拜自古深刻在人们心中。


在中国,

每条上规模的河流都会受到当地人们的崇拜,

也会诞生一些关于“水神”“河神”的传说。

洛神,即为河南洛阳附近洛河的守护神!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洛河与黄河交汇处,一清一浑。图源/网络


洛河,古名雒水、洛水,

发源于华山南簏,

在河南境内崤山与熊耳山之间广纳百川,

穿过丘陵地带后,与伊河双剑合璧,

在今巩义附近注入黄河。


洛河全长只有447公里,

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在中国众多河流中并不算出众,

然而,她却与长江、黄河等一起

成为古代官方祭祀的河流之一。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伊洛河畔的龙门石窟,人们来此旅游参拜。图源/网络


《战国记·楚书》中记载,

“洛水仙气,为游龙之所,

凤翔飞处,当为我龙脉。

是以每年上巳之时,

必有在位楚王率王室与洛水祭祀,

以瞻仙仪”,

洛水视为龙脉,帝王每年要率众亲临祭祀,

并希望一睹洛神芳容。


洛河能成为国之龙脉,

与“河图洛书”的传说息息相关。

《易·系辞上》记载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是黄河,洛即古洛水。

相传上古时,洛阳东北黄河中浮出龙马,

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演成八卦,

后为《周易》来源。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河图洛书。图源/网络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边洛河中浮出神龟,

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

又制定治理社会的九章大法,

流传下来即为《尚书·洪范》。


不管是“河图”还是“洛书”,

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洛水的地位由此奠定,

成为堪与黄河平起平坐的根脉之河。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图源/网络


如此重要的河流当然需要一个守护神。

“洛神”最早出现在春秋《国语》一书中,

洛神与邻近的谷水之神争风吃醋,暴涨相斗。

屈原在《离骚》《天问》中也提到了洛神,

称其为“宓妃”,并揭示了她的身份——

她是伏羲的女儿,溺洛水而亡后化为洛神。


西汉时期辞赋家司马相如与张衡,

对洛神的外在形象进行了更细致的描述,

她成了一位美艳动人又超凡脱俗的女子。

但洛神成为人们传颂不已、念念不忘的女神,

还要等待曹植的到来。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

曹植被贬迁为鄄城王。

黄初三年(222年),

曹植从封地去洛阳朝拜,

回程途中经过洛水,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在想象中与洛神展开了一场旷世之恋,

但终因人神相隔无法团聚。

回去后,曹植落笔成文,即为《洛神赋》。


曹植描述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形容她翩然若惊飞的鸿雁,

蜿蜒如游动的蛟龙。

又说她“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双手背展像鹤一样单腿站立,

踮起脚尖好像要飞起来一样。

这些文字成了《祈》表演得直接灵感,

你看那美丽的舞者,不正是洛神的再现吗?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洛河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龙脉,

诞生影响至今的“洛神”,

并非只靠几个传说和文学家的想象而成,

这里有实打实的干货。

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河洛平原,

孕育了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王城,

并铸就了十三朝古都“洛阳”!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历经沧桑的洛阳老城。图源/网络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文化聚落,

很多起起伏伏都相继衰落了,

而洛河沿岸的文化繁荣却愈演愈盛。

终于在公元前1700年,

在伊洛河交汇处二里头出现了巨大的宫室群,

后被考古学家们确立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由于是东亚大陆最早的王权国家遗存,

这里也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图源/网络


为何“最早的中国”会出现在洛河流域?

与暴躁而浑浊的黄河不同,

洛河显得更加温和、清澈与美好。

古时洛河流域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

上游山地森林苍翠,

中游丘陵矿产丰富,

下游平原平坦肥沃。


洛河中上游流经山区森林茂盛,

河道附近岩层坚硬,

河水含沙量少,清澈甘甜。

冬季不会因冰冻断流,加之支流繁多,

为下游平原提供了充足水源和优越生态,

自古便有“温洛”之美誉。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肥沃的河洛平原。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河洛平原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区,

土壤均匀易碎,土质肥沃,疏松易耕,

古人使用石铲、木耒等简陋的工具就可耕耘。

加上这里日照充足,雨热同期,

因此成为中国农业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地带。

在二里头遗址中,

人们发现了黍、粟、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痕迹。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河洛平原处于四方之中,

南有熊耳山、伏牛山,

东有嵩山,北有黄河天险,

在四围高山与高原环伺之下,

河洛平原如同黄河伸出的一个温暖的臂弯,

为华夏先民提供了坚实依靠与繁衍家园。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洛河与河洛平原地形示意图。图源/网络


正是有了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夏朝之后,

商、东周、汉魏、隋唐等相继在此建立都城,

在东西绵延三十多公里的范围内,

考古学者们先后发现了

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

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遗址,

被称为“五都荟洛”。

洛阳成了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

时间最长的古都之一,上下持续三千年。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洛阳标志性建筑之一:天堂与明堂。图源/网络


汉魏洛阳城因洛河水而成护城河,

隋唐洛阳城跨洛河而建,城内沟渠纵横,

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以黄河与洛河为基础,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隋唐洛阳城遗址植物园。图源/网络


到了唐代时,洛河上“漕船往来,千里不绝”,

洛阳附近的含嘉仓成为“天下第一粮仓”。

洛阳成了极其繁华、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日本京都便仿照隋唐洛阳城修造,

因此常被人称为“洛阳”。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洛阳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图源/网络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和历史底蕴,

洛阳继续扮演着中华文明中枢生产者

和传播者的角色。

儒道在此碰撞,魏晋玄学在此发光,

佛教在此首次落地并向四方传播,

宋明理学由此发端.......

周公在此演绎曲水流觞,

班固在此写《汉书》,

司马光在此写《资治通鉴》.......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天下第一寺:洛阳白马寺。图源/网络


一代代歌者继续在洛水河畔写下美丽的诗篇,

刘禹锡写“闲游站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

孟郊写“洛水春度阔,别离心悠悠”......

而洛神的故事在曹植写下《洛神赋》后,

被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成《洛神赋图》,

让世人更加幡然心动,

洛神成了千百前来无数文人墨客创作的对象。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洛阳应天门前,芳草萋萋。图源/网络


这次河南卫视创作水下舞蹈《洛神水赋》,

初衷是传递源远流长的河流祭祀文化,

人们祭河神而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无意中成了对《洛神赋》最好的现代版演绎。

细看河南卫视“奇妙端午游”的其他节目,

也会发现每一个都古风悠长又时尚青春。


这已不是河南卫视今年第一次出圈,

很多人惊叹为什么河南卫视能做到,

了解了洛河的地位与厚重后,

只想说这是厚积薄发,

几千年来积攒的家底忍不住要登场了。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蒸蒸日上的洛阳新城。图源/网络


- END -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后台联系。文字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洛神守护的洛河,给洛阳带来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洛神   洛阳   洛神赋   东周   大禹   汉魏   黄河   隋唐   河南   遗址   中国   平原   河流   卫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